-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滴状银屑病 斑块状银屑病 地图状银屑病 分期: ⑴进行期:皮疹不断增多、扩大,色鲜红,鳞屑较薄,周围有红晕。常有同形反应(Koebner现象); 二、临床表现 ⑵稳定期:病情保持相对稳定,基本上无新疹出现,旧皮疹逐渐扩大,有较多较厚的鳞屑; ⑶消退期:先从躯干、上肢开始消退,头皮及下肢消退缓慢。 本病多冬重夏轻。 二、临床表现 2.脓疱型 ①泛发性:少见,临床上最重的一型,病因不明,外用剌激性药物、感染、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过程中骤然停药等均可促发。 发病急剧,高热,白细胞增高,全身不适、乏力及关节肿胀。 皮损为炎性红斑,表面密集无菌小 脓疱,可扩大融合成脓湖,皱襞常见糜烂、结痂。 二、临床表现 粘膜可见小脓疱、出现沟纹舌。 病程较长者伴指尖萎缩、肌无力、低钙血症、血沉增快,甚至可出现系统病变及继发感染。 短期限发热,脓疱常呈周期性发作,全身情况差,预后不良。 二、临床表现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②限局性:限于掌跖部,对称分布,可转变为泛发性。掌部皮损初发于大鱼际,以后逐渐扩展到掌心、手背及手指;足跖部好发于跖中部及内侧。 二、临床表现 皮疹为对称性红斑上成群淡黄色针头到粟粒大小脓疱,不易破裂。约1~2周后脓疱干涸、结痂及脱屑,鳞屑下反复出现新疱,故 二、临床表现 同一皮损上可见脓疱、结痂、脱屑等不同时期损害。甲上有点状凹陷、横沟、纵嵴、混浊、甲剥离、甲下积脓。 3.关节病型:男性多见,常继发于银屑病反复恶化后,大多数与其它几型并发。表现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远端指(趾)关节红肿、疼痛、畸形,常从足部开始,渐累及其他关节。 二、临床表现 功能受限,关节毁形,病程慢性,呈进行性发展。患者伴有发热、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二、临床表现 X线检查呈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 但类风 湿因子阴性。血钙低、γ和α2球蛋白升高。 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并发 4.红皮病型:发病率约占银屑病的10%,多数是在寻常型进行期应用刺激性较大或较强药物或长期服激素治疗停药而致。也可见于脓疱型银屑病后期。皮损为弥漫性潮红、大量糠皮样脱屑,点状出血可消失。 二、临床表现 在弥漫性潮红浸润脱屑间可出现片状正常“皮岛”,指趾甲混浊变厚变形及脱落; 口鼻粘膜充血发红,伴畏寒、发热、关节痛、头痛等全身症状。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低蛋白血症,WBC及中性粒细胞↑。 二、临床表现 三、组织病理 1.寻常型:表皮角化不全伴角化过度,颗粒层减少或消失,棘层肥厚。表皮突向下延长末端增宽呈杵状。真皮乳突向上延伸,乳突上方表皮层变薄,仅2~3层棘细胞, 正常组织 银屑病病理变化 白细胞在角化不全的角质层聚集Munro微脓疡,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三、组织病理 2.脓疱型:同寻常型,在棘层上出现海绵状微脓疡,即Kogoj微脓疡,脓疡内为中性粒细胞,真皮内主要为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 3.红皮病型除有寻常型病理特征外,主要有毛细血管扩张、真皮水肿等变化。 Munro微脓疡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①好发部位: ②皮损特点: ③病理改变: 2.鉴别诊断: 脂溢性皮炎、二期梅毒疹、 神经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玫瑰糠疹、连续性肢端皮炎、 疱疹样脓疱病、红皮病 五、治疗 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①向患者说明病情及基本知识,配合心理治疗,解除精神负担,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②寻常型对健康危害不大,切不可盲目追求彻底治疗; ③对进行期、点滴状、红皮病型及脓疱型应外用温和药物; ④针对不同病因、类型、病期给予相应治疗,如点滴状银屑病; ⑤局限性损害以外用药为主。 (一)外用药治疗: 1.糖皮质激素: 2.维甲酸霜剂:常用浓度0.025~0.1%,可与超强效激素制剂或紫外线疗法联合应用。注意高浓度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皮炎等副作用。0.05~0.1%他扎罗汀凝胶是新一代的制剂。 3.维生素D3衍生物:如钙泊三醇,2次/日,连用6周为1疗程,每次不超过体表面积40%,不宜用于面部及皱襞处。 五、治疗 4.角质促成剂: 5.其他:10%环孢素溶液、氟尿嘧啶制剂治疗银屑病甲;15~20%尿素软膏治疗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等。 (二)全身治疗: 1.免疫抑制剂: ⑴甲氨喋呤:每周7.5mg,口服症状控制后,每周2.5mg维持。 ⑵氨喋呤:0.25mg/次,2~3次/日,6~12日为一疗程。 五、治疗 ⑶羟基脲:25~40mg/kg/d,分2次服,连用4~6周。 ⑷环孢素:3~12mg/kg/d,饭前服,视病情连用数日至数周。 ⑸雷公藤多甙:10~20mg/次,3次/日。 2.维生素:A、C、D2、阿尔法D3等。 3.维A酸类:依曲替酯及依曲替酸适用于红皮病型0.75mg/kg/d,1~2周后见效,1个月后可用25mg/日维持;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