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试验本)古代的史家与史籍.ppt
古代的史家与史籍
一、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中国史学之父”
2.司马迁编撰《史记》条件:
A.出身于史学世家,自幼受到父亲的教育,有良好的家教和家传
B.师从当时著名的学问家董仲舒等,年轻时便通晓当时的主要学问;
C.周游各地,考察社会风俗,寻访历史古迹,充实社会阅历,积累丰富素材;
D.任太史令,饱览宫廷藏书;
F.坚韧不拔、忍辱著述,完成不朽之作
3.目的: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
(1)内容: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通史,全书13篇,
50余万字
(2)体例:
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
(3)时间范围:
叙述了传说中的黄帝至西汉武帝时约三千多年的历史
5.特点
(1)史学特点:
①取材宏富,内容广博
②据事直书(“不虚美、不隐恶”)
③详今略古,尤其关注当代
④中国古代第一部杰出的纪传体通史,独创的纪传体为以后历代史书编撰所遵循
(2)文学特点:
①叙事生动,言语简练
②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编撰目的: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即从历史上治乱兴亡中总结经验,为当下社会提供借鉴)
2.取材:
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3.得名缘由:
神宗称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鉴》。
4.内容:
①体例:编年体(以时间为序)、通史,全书290余卷,300余万字。
②范围:记载了从战国到北宋建国前的一千三百多年史事。
③以政治、军事为主,借以展示历代盛衰治乱、成败安危之迹,用为历史的借鉴。
④ 其他如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礼乐历数等,书中也有详略不同的记载。
5.特点(价值)
展示历代盛衰治乱、成败安危的历史轨迹,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
取材广泛,史料征引广博,史事取舍谨慎、考辨精细,体现严谨的治史态度,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按年月顺序,记述史事脉络清晰,便于概览。
6.历史地位
为赞誉司马光在史学上的贡献,后人将他与司马迁并称为古代史学界的“两司马”。
三、刘知幾与章学诚
(一) 刘知幾—唐代史学理论家
①背景:与监修官员意见不合,郁郁不得志,便闭门治学,潜心于《史通》的写作。
②《史通》对唐以前的中国史学作了系统的考察,阐述了史书体例、编撰方法以及史家著述的原则等。
③刘知幾提倡“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
④还提出史家“三长”说(史才、史学、史识)
《史通》对历代史书的源流、体例、内容、编纂方法进行全面评论,开创了新的史学体例。在《史通》中,刘知几提出“史才三长论”。三长者,谓之史才、史学和史识。
刘知几说:“夫有学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
对于史识的内涵,刘知几说“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其中包含了史德之因素。
(二)章学诚—清代史学理论家
①不满乾嘉时代的考据学风,倾心于文史评议。
②《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研究、品评古今学术的名著。
③章学诚反对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
④他在刘知幾史家“三长”的基础上,又提出“史德”,认为史家如果缺乏职业道德,心术不端,就不可能写出信史。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史德》中说:“虽刘氏之所谓才学识,犹未足以尽其理也”,于是就提出“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以补充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论”。何谓“史德”?章学诚说,史德就是“著书者之心术”。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提出“史家的四长”,就是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史德被置于如此重要之地位,是历史认识和史学家的自觉意识进步的重要标志。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