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工作的调查报告.docxVIP

关于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工作的调查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工作的调查 报告 关于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工作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党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仍有一部分党员生活处 于贫困状态。如何破解党员队伍中这支特殊群体贫困问题, 建立长效、稳定的帮扶机制,始终是各级党委特别是组织 部门面临的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 一、当前困难党员现状及原因分析 最近,我们组成专门的调研组,深入到乡镇村、企业 和社区,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个案剖析等方式, 对全县困难党员帮扶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我县困难党员现状及原因主要表现在 四个方面: 1、年龄偏大、丧失劳动力而导致的困难党员。这部分 党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且70岁以上的占很大比例,他 们已届风烛残年,丧失劳动力,生活缺少保障,生活十分 困难,有的甚至处于一种无助的处境,只能在每年“七一” 或春节期间领到各级党组织送去的微薄慰问金。 2、缺技术、缺资金而导致的困难党员。一是文化程度 偏低。有70的困难党员只有小学文化,生产技术简单,收 入低,生活维艰。二是创新意识不强。种田沿用传统的那 一套耕种方式,不敢大胆运用新的实用技术,遇到自然灾 害,往往抗御能力低,望天兴叹。三是缺少资金。对生产 基本上没有什么投入,金融部门也不愿意给予他们贷款, 致使低投入、低产出现象严重。 3、 因病因灾而导致的困难党员。由于年龄偏大,很多 人身患肝、肺、癌、高血压等大病,以致劳动力弱,有的 甚至丧失劳动力,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同时,由于生活 担子重,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异常艰难。 4、 因企业下岗而导致的困难党员。一是由于原企业已 停工或关闭,企业未发下岗费或生活补贴,造成生活无来 源;二是年龄偏大缺少技术,外出务工没人要,靠政府微 薄的救济度日。 二、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的对策 1、建立建档立卡的管理机制。一是界定帮扶对象标准。 农村家庭年收入在700元以下的特困家庭;城镇低保家庭; 其他原因造成的暂时困难的家庭;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建 国前老党员。二是确定帮扶对象。根据认定标准,每年对 困难党员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确定帮扶对象。规范困难党 员申报程序,即由困难党员个人提岀申请,支部大会初审, 并将申报困难党员名单及有关家庭情况在所在支部进行公 示,然后由支部向党委(组)申报,党委(组)集体研究 审批,报县委组织部备案。三是建立困难党员台帐。按照 一般困难、比较困难、特别困难三个层次,分别在各党支 部、基层党委、县委组织部建立电子管理台帐。台帐内容 主要包括困难党员本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年收入 情况、生产生活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等。并根据帮扶进 展情况每年审核调整一次,实行动态管理。 2、建立因情施策的帮扶机制。根据困难党员的致困原 因,因人制宜,分类实施帮扶,确保帮扶效果。 对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困难党员, 重在思想引导。要采取正面引导、集体谈心、典型激励等 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陈 旧思想,克服思想障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自尊、自强、 旧思想,克服思想障碍,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 传统,树立自尊、自强、 自立的精神,主要寻求新的发展 机会,尽快脱贫致富。 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党 员,重在生活救助。要采取雪中送炭式的生活性扶助措施, 帮助困难党员解燃眉之急,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更加 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一是 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制度。本着“强化管理、扶出效益” 的思想,采取“留存党费补助一点、财政支持一点、党员 捐助一点、社会募集一点”的办法,多途径筹措困难党员 帮扶资金。基金的帮扶方向有两种:一种是无偿救济,即 每年的定期与不定期走访慰问,资金来源主要是基金的创 收部分;另一种是有偿扶助,即利用基金以借贷形式扶助 困难党员发展生产,实现滚动使用。坚持“党内帮困、有 偿使用、两年还本、滚动利用”的扶贫原则,采取党员申 报、党委批准、组织部实地考核、党支部或乡镇政府财政 担保的办法,每年确定扶贫党员50名,突出抓住资源开发 和发展“短平快”项目,以“短”突破,实现当年脱贫; 以“长”稳定,帮助他们上1—2个长期项目,增强“造血” 功能,保证困难党员脱贫后仍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成 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管理和监督小组,负责基金的管理和 监督,规范帮扶基金使用。为加强基金扶持项目的监督管 理,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要分别建立被帮扶党员家庭台 帐,设立项目建设进度表,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 发展情况,切实抓好跟踪管理。二是建立困难党员子女教 育救助制度。完善党员领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