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石桥施工图设计说明(含图审回复).doc

九石桥施工图设计说明(含图审回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兴国县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九石桥) 施工图设计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 PAGE 7 页 共 NUMPAGES 7 页 施工图设计说明 1.概述 本项目位于兴国县永丰乡侯迳村。原有老桥为1x6m石拱桥,桥宽5.5m,老桥由于年久失修,基础掏实严重,墩台下沉,桥面铺装受损严重,并且桥两侧无护栏,本桥纳入2016年度危桥改造库项目计划。当地政府拟在原桥位拆除重建,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承担九石桥的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任务。 2.主要技术标准及设计采用规范 2.1设计规范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6)《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1-2004)(2005年修订版) 2.2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桥梁宽度:0.5m(防撞护栏)+5.5m(行车道)+ 0.5m(防撞护栏)=6.5m。 3)桥面横坡:双向2.0%。 4)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桥位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按6度设防。 5)抗震设防分类:D类。 6)环境类别:Ⅰ类环境。 7)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8)设计基准期:100年。 9)设计使用年限:30年。 10)设计洪水频率:1/25。 3.建设条件综述 3.1气候条件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貌以低丘、丘陵为主,局部有中山、低山,属江西的山区县。兴国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8.8°C,极端高温为39.4°C,极端低温为-5.2°C,最热为七月,平均温度为29.3°C,最冷为一月,平均温度为7.2°C,气温年温差为22.1°C。 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515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155天,年内各月分布不均匀。4~6月份降雨量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的48.5%;9月至次年2月雨量较少,只占全年降雨量的25%。年平均相对湿度78%,潮湿系数1.094。 兴国县水系河网密布,县内河流主要属赣江贡水支流的平固江水系,平固江水系由潋江(东河)、北河在县城东南汇合而成,其中东河(潋水)流域面积95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占平固江水流域面积的43%。拟建桥梁则横穿东河。东河属雨源型山溪性河流,河水水位、流量受季节性控制显著,随大气降水量与时间变化,暴涨暴落,来的猛去得快,具典型的山间河流特征;汛期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流量的70%以上。洪水期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 日照:兴国县光照充足。1986~2000 年,年平均日照 1634.3 小时,日照率为 37%。 自然灾害:有冻害、暴雨、干旱、大风、冰雹等。 3.2水文地质条件 桥址区跨越一小溪,水深0.1~0.3m,水量受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发育。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较发育。 3.3 地形地貌 桥址区原始地貌单元属丘间谷地,地势较平缓,多呈狭长条带状分布。拟建桥梁跨越一小溪,两岸地面标高约197~199m,溪底标高约194~195m。拟建桥梁位于既有乡村道路之上,交通条件一般。 3.4工程地质条件 3.4.1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据现场地质调查,溪底主要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中粗砂(灰黄、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状,厚约1-3m)。两岸上覆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褐黄色,稍湿,稍密,厚约0.5-1m)及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中粗砂(灰黄、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状,厚约1-3m),下伏基岩为燕山早期侵入花岗岩(γ52),灰白、灰黄色,全~中风化,属极软岩~较硬岩。 桥址区未见影响边坡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