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docVIP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语言丰美之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生动典雅、准确严密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和科学性。 一.复习旧课(2分钟) ?具体说说本文的说明顺序。 二、揣摩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典雅的特点:(20分钟)?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背诵你喜欢的第1段或第2段部分句子。 (提示:注意时间顺序、首词提示法,时间3分钟) 学生读背1、2段并指名展示。?? 2.说说第1、2自然段可以改成下面这段文字吗?为什么? 多媒体显示: 立春过后,大地回暖。各种花都开了,燕子也飞回来了。夏天,果实生长,秋天果实成熟,树叶也落了,昆虫也都过冬去了,一片凄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年年循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明确: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两段文字的语言之美及其表达效果??? 温馨提示:生动形象的语言一般是比喻拟人句和描写句。 典雅指语言典范、高雅而不浅俗,有文化韵味。如“次第”、“衰草连天”。 (1)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手法写春天到了,语言生动形象。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具体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用词生动典雅。 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如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运用拟人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2)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教师总结:说明文以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通俗易懂地介绍知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3)师:大自然在四季里写着极其丰富的语言,请充分利用第1、2段的内容,用诗意的语言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一首小诗。 学生独立写作后展示。 三、揣摩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2分钟)?? 1.找出文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例子并分析表达作用。 如: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凡是”:包括一切 ,限制说明的范围。说明所有近海地方都如此没有例外,如果去掉,会让人觉得个别近海的地方不是这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学生找出例子并分析,例如: (1)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4)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5)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四.拓展迁移(4分钟) 请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例: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 五、课堂小结(1分钟)??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