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外形特征对高层建筑立面上围护结构风荷载的影响.docxVIP

局部外形特征对高层建筑立面上围护结构风荷载的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局部外形特征对高层建筑立面上围护结构风荷载的影响 全涌I,严志威-顾明 ,李达明2 (L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2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63) 摘 要:基于一外形复杂的高层建筑刚性模型表面压力测量风洞试验,对高层建筑立面上测点的最不利风压系数 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局部外形特征对高层建筑立面上围护结构风荷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不利正风压系数不受建 筑立面局部外形特征的影响,可以基于来流湍流特征用准定常理论近似预测。最不利负风压系数与尾流分离有矢,受建 筑局部外形特征的影响较大,平直立面上的小,弧形立面上的大。这些结论为高层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矣键词:高层建筑;最不利风压系数;围护结构风荷载 中图分类号:7U312+. 1 文献标识码:A 图丨富春江励骏旅游酒店效果图Fig. 1 Design model of the building高层建筑是典型的风敏感结构,风荷载是高层建 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荷载之一。人们对高层建筑的 主体结构风荷载,特别是顺风向等效静力风荷载,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门T,获得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计算方 法,被各国规范广泛采用“。然而,高层建筑围护结 构设计风荷载的研究却并不多见⑺9 图丨富春江励骏旅游酒店效果图 Fig. 1 Design model of the building 图2富存江励骏旅游酒店试验模型 图2富存江励骏旅游酒店试验模型 Fig. 2 Test mcMiel of the building 1实验概述 富春江励骏旅游酒店高为150 m (最高点为154 m ),外形如图1?图4。建筑由西至东渐渐升起,并螺 旋上升直至塔楼。塔楼外立面@ 4)有平面,有弧面, 有尖角,也有凹槽,体型特征鲜明。 所选断面图3所选断面髙度示意图 Fig. 3 Position of the chosen section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该建筑 进行了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风洞试验在TJ鸟大气 边界层风洞中进行的,该风洞试验段长14 m宽15 m、 高2 m。模型的几何缩尺比为1 /150,试验模型及周边 建筑情况如图2所示。由于建筑所衽场地属于B类地 貌,试验在模拟 所选断面 图3所选断面髙度示意图 Fig. 3 Position of the chosen sectio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土海市浦江人才计 划(08PJ14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硏究群体科学基金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巨 联合资助 收稿日期:2009 - 07 - 29修改稿收到日期:2009 - 08 - 11 第一作者全涌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1年生 140 峰值风压系数采用峰值因子法/,2\计算如下: 40 90风向角 270°风向角 图4测点编号及风向角定义 Fig. 4 Definition of the taps number and wind direction 风向用 20 °0.0 图5风洞中模拟的B类地貌平均风 速家流度剖面和脉动风功率谱 Fig. 5 Simulated results of wind field 在模型外表布置了 328个测点,共15层,标准层 如图4所示。试验风速为12m/so试验中风向角的定 义如图4所示,风向角间隔取为15;共有24个风向。 2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给出的风压系数为体型系数,以测点高度处 的来流风压为参考风压,计算式如下: Cpi (0, t) 卫 ~ Q 5Q 龙 (1) 其中,卩(, t)和G他分别表示风向角为时测点/ 处的风压及风压系数时程,为空气密度,这里取1. 25 kg/n?;q为测点高度处的来流风速。 g,⑹ =Cpi (0) +炉心() (2) 5⑹=G⑹-炉妙⑹ ⑶ 其中,臥⑹和J⑹型别表示风向角为e时测点i处 的正负峰值风压系数;乙⑹和。如⑹ 分别表示风向 角为时测点i处的风压系数平均值和均方根值;为 峰值因子,一般在2 5?4 0之前取值,在这里取g 二3 5/,2/。 用于围护结构设计的风压是各测点在所有风向角 中的最不利风压,对应的最不利风压系数计算如下?? A A 八 Gs = max 心⑹] (4) Cext_pi = max [Cpi (0) ] (5) U - On A 「 其中,Gg和Qs分别表示测点,处的最不利正风压 系数和负风压系数;为仇?风向角的变化范围,这 里是 0°、15°、30°、 345°o 3试验结果分析 建筑上测点较多,无法在这里全部列举。在此选 择高度为112 3 m处断面上的测点(图3?图4)进行 分析,该断面处的流场不会受到建筑顶部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