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乃玉教授治疗风湿病经方验案研究
【摘要】周乃玉教授是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继承 名医,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积 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造诣深厚。记录周乃玉教授运用 经方治疗风湿病的体会,分析验案探讨其治疗风湿病的学术 思路及临床经验。
【关键词】风湿病;辨证思路;经典方剂;验案分析; 周乃玉
风湿病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 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 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 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 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 总称[1]。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 痛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西医的结缔组织病 [2]。风湿病初期病在肌表经络,久则留恋筋骨,深入脏腑, 引起全身病变。
周乃玉教授是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继承名医,从事中医风 湿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 验,理论造诣深厚。本文通过记录周乃玉教授对于经方运用 的心得体会,总结其临床验案,领会其学术思想精髓,融会 贯通,使周乃玉教授几十年来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能够不 断传承。
1辨证思路
1.1六经辨证周乃玉教授指出,治疗风湿病一定要掌 握六经辨证。因为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结缔组织 病多脏器、多部位受损,出现合病、并病的特点,符合六经 病证的传变规律,所以辨证要精要准,否则会很快导致脏腑 病理传变。临床常见因辨证不准,治疗不当,使风痹、寒痹、 湿痹等五因痹发展为五体痹、五脏痹,导致病情因失治、误 治,而病情加重。
1.2脏腑辨证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提 出把脏腑经络作为辨证的核心,在病因上以脏腑经络分内 外,提出千般疚难,不越三条的病因分类方法;在发病与病 理传变上,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正与邪,人体内部各脏腑 间的关系,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在诊断上,通过 四诊举例,结合八纲,把疾病的各种表现,具体落实到脏腑 经络病变上。因风湿病起病隐匿,病因复杂,病情缠绵难愈, 所以辨证时困难重重。脏腑内伤,是风湿病发生、发展的重 要原因,同时也是风湿病经久不愈、内传入里的结果。治病 求本,周乃玉教授临床治疗风湿病指出,无论病情如何复杂, 辨证必须辨清脏腑,从本治疗。
2经典方剂
周乃玉教授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经典方剂, 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汤、小柴胡汤、乌头汤、真武汤、 风引汤、白虎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运用纯熟,在临床施治 过程中每每获得奇效。
2.1小柴胡汤临床上周乃玉教授常用小柴胡汤治疗气 血不畅、湿热瘀阻的痹证患者。周乃玉教授指出,有湿热证 候,舌苔厚膩,脉弦者,可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因半夏 可降逆泻浊,黄苓可透热利湿,两者共用使气机得以运化, 清气上升,浊气下趋。加之柴胡可调三焦之气,气运则湿化, 气运则血行,故湿热之邪祛除,又气行血畅,血脉得以通利。 在祛邪的同时又用人参(周乃玉教授临床常用党参代替人 参)、甘草来扶正,补足正气,杜绝邪气入里,又可健脾 以加强气机之运化,使气血通畅,病情缓解。
2.2黄英桂枝五物汤周乃玉教授常用黄英桂枝五物汤 治疗营卫气血失调及气虚血脉瘀滞的痹病患者,疗效显著。 生黄英即可补益肺脾之气,又可通经蠲痹,是周乃玉教授治 疗痹病的常用药。而桂枝汤温通血脉,和营散风,使阴阳相 贯,气血调畅,邪气外达,筋骨血脉得以滋养。周乃玉教授 临床还常用桂枝汤与小柴胡汤合方,治疗较早期和病证在上 肢的痹病。用桂枝汤来理血,用小柴胡汤来调气。桂枝汤通 阳除痹止痛,散寒除湿;小柴胡汤疏畅气机之郁滞,补中扶 正。两方相合则风寒湿邪并除,营卫气血调和,筋骨血脉通 利,邪祛正安。
2.3附子剂 如四逆汤、真武汤等附子剂。《神农本草经》 记载附子主治寒湿痿,拘挛,膝痛,不能行走。附子辛热, 有毒,通行十二经脉,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阳利水, 通痹止痛之功,颇具特色。临床使用附子剂在痹证的治疗中 有着重要作用。附子在痛痹寒湿伤阳症中,多为必选之品。 但附子为剧毒中药,《中国药典》规定常规剂量为3?15 g, 超大剂量使用有风险,必须充分重视。周乃玉教授临床上使 用附子得心应手,剂量大时也很少出现药物毒副作用。临证 上周乃玉教授使用附子剂:①辨证准确。附子辛热燥烈,通 行十二经脉,走而不守。寒湿偏重之痛痹、顽痹非乌附莫属。 对于病程长,寒凝重,肝肾亏损,脾胃虚寒,心阳不振,以 及寒凝经脉之顽痹以阳虚表现为主,可加大剂量使用。②注 重配伍。附子配熟地黄,两者相互制约,刚柔相济,动静结 合,阴阳双补。附子得熟地黄则燥烈之性可缓之,助阳又不 耗阴。熟地黄得附子则滞腻之性可行之,滋阴又不损阳。周 乃玉教授临床常配伍运用此药对。③先煎久煎。周乃玉教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