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南高速公路某同段隧道贯通量测设计方案.doc

浦南高速公路某同段隧道贯通量测设计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浦南高速公路XX合同段XX3标段 XX隧道 ZK189+419~ZK190+903 YK189+350~YK190~932 贯 通 测 量 设 计 书 编制: 审核: XX局集团有限公司 浦南高速公路XX合同段XX3标段 XX隧道贯通测量设计书 工程概况 XX隧道位于浦南高速公路XX合同段,为分离式隧道,平均长度为1533m,左右线出口均位于平曲线内,出口左右洞平曲线半径分别为1475米和1550米。左洞进口桩号为ZK189+419,高程为174.55米,出口桩号为ZK190+903,高程为196.85米,左线全长1484米,纵坡为1.7%的单向坡;右洞出口桩号为YK189+350,高程173.38米,出口桩号为YK190+932,高程为196.67,右线全长为1582米,纵坡采用1.7%和-3%的人字坡。隧道右线在YK189+350~YK189+560.021段为直线段,YK189+560.021~YK190+932为曲线段;左线在ZK189+419~ZK189+692.315段为直线段,ZK189+692.315~ZK190+903为曲线段。根 作业依据 1.《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贯通测量技术方案 贯通设计限差及有关技术要求 1、根据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及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其贯通极限误差、贯通中误差分别要求如下: 贯通极限误差 类别 两开挖洞口间长度(m) 贯通极限误差(mm) 横向 3000 150 3000~6000 200 6000 300 高程 不限 70 贯通中误差 测量部位 两开挖洞口间长度(m) 高程中误差(mm) 3000 3000~6000 6000 贯通中误差(mm) 洞外 45 60 90 25 洞内 60 80 120 25 全部隧道 75 100 150 25 2、根据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对隧道平面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选定、导线测量、水准测量精度、水准测量观测方法、水准测量要求如以下各表: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 等级 公路路线控制测量 桥梁桥位控制测量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二等三角 5000m特大桥 6000m特长隧道 三等三角、导线 2000~5000m特大桥 4000~6000m特长隧道 四等三角、导线 1000~2000m特大桥 2000~4000m特长隧道 一级小三角、导线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500~1000m特大桥 1000~2000m特长隧道 二级小三角、导线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500m大中桥 1000m特长隧道 三级导线 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符合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km) 每边测距中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差() 测 回 数 DJ1 DJ2 DJ6 三等 30 2.0 13 1.8 1/55000 ±3.6 6 10 四等 20 1.0 13 2.5 1/35000 ±5 4 6 一级 10 0.5 17 5.0 1/15000 ±10 2 4 二级 6 0.3 30 8.0 1/10000 ±16 1 3 三级 20.0 1/2000 ±30 1 2 水准测量等级 测量项目 等级 水准线路最大长度(km) 4000m以上特长隧道、2000m以上特大桥 三等 50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000~2000m特大桥、2000~4000m长隧道 四等 16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1000m以下桥梁、2000m以下隧道 五等 10 水准测量精度 等级 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 偶然中误差M? 全中误差Mw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三等 ±3 ±6 ±12 ±3.5或±15 ±20 四等 ±5 ±10 ±20 ±6.0或±25 ±30 五等 ±8 ±16 ±30 ±45 ±40 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等级 仪器类型 水准尺类型 观测方法 观测方法 三等 DS1 因瓦 光学观测法 往 后-前-前-后 DS3 双面 中丝读数法 往返 后-前-前-后 四等 DS3 双面 中丝读数法 往返、往 后-后-前-前 五等 DS3 单面 中丝读数法 往返、往 后-前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的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较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红黑面读数差(mm) 红黑面高差较差(mm) 三等 DS1 100 3 6 0.3 1.0 1.5 DS3 75 2.0 3.0 四等 DS3 100 5 10 0.2 3.0 5.0 五等 DS3 100 大致相等 平面控制测量设计 根据设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