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类《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多媒体课件.ppt

机电类《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多媒体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电类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 多媒体课件 (共13章,第九章) 统一书号:ISBN 978-7-111-34300-4 课程配套网站 或 2012年7月版 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 本章介绍温度和温标的基本概念、温度测量的基本方法、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热电偶的分类、特点及使用、冷端延长的方法、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和技术、控温仪表的使用等。 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 目录 9.1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9.2 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9.3 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 9.4 热电偶冷端的延长 9.5 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与 集成温度传感器 9.6 热电偶的应用及配套仪表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温度标志着物质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表示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二、温标 温度是表征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为了定量分析,要给给物体的冷热程度一个定量的描述。温标就是以此目的而建立的。 温标是温度数值化的标尺,它给出了温度数值化的一套规则和方法,并明确了温度的测量单位和温度起点。 温标的建立方法:借助于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体积、压力、电阻和热电动势等)来定义温度数值、建立温标。 二、温标 (续) 1. 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称为温标。 温标规定了温度的读数的起点(即零点)以及温度的单位。各类温度计的刻度均由温标确定。 2. 国际上规定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等。 温标的发展 发展阶段:华氏温标→摄氏温标→开氏温标 华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融点为32度,水沸点为212度,两者中间分180格,每格为华氏1度,符号为℉。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融点为0度,水沸点为100度,两者中间分100格,每格为摄氏1度,符号为℃。华氏温标与摄氏温标的换算关系是: 几种温标的对比 1990国际温标(ITS-90) 国际温度咨询委员会于1989年9月通过了1990年新的国际温标(ITS-90),并上报国际计量委员会批准。这个新国际温标于1990年1月1日起在全世界各国开始执行。新温标用“T(90)”代表热力学温度,其单位用 K 表示。我国的国家法定测温标准统一采用新的国际温,简称ITS-90。 ITS-90定义了一系列温度的固定点,测量和重现这些固定点的标准仪器以及计算公式,例如水的三相点为273.16K(0.01℃)等。 热力学温标(K) 热力学温标是建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基础上的最科学的温标,是由开尔文(Kelvin)根据热力学定律提来的,因此又称开氏温标。它的符号是T,单位是开尔文(K) 。 四、温度测量及传感器分类 温度传感器按照用途可分为基准温度计和工业温度计;按照测量方法又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按工作原理又可分为膨胀式、电阻式、热电式、辐射式等等;按输出方式分,有自发电型、机械非电测型等。 表9-2 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及特点 介绍几种温度测量方法 变色陶瓷 示温变色贴 变色涂料在电脑内部温度中的示温作用 体积热膨胀式 不需要电源,寿命长;但感温部件体积较大, 只能抵近测量。 红外温度计 热电偶测温的主要优点 1.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测量时可以不需外加电源,可直接驱动动圈式仪表; 2. 测温范围广:下限可达-270℃ ,上限可达1800℃以上; 3.各温区中的各种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均符合国际计量委员会的标准。 热电偶工作原理演示 从实验到理论:热电效应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克用两种不同金属组成闭合回路,并用酒精灯加热其中一个接触点(称为结点),发现放在回路中的指南针发生偏转。说明回路中产生了什么? “结点”产生热电动势的微观动画 两种不同的金属互相接触时,由于不同金属内自由电子的密度不同,在两金属A和B的接触点处会发生自由电子的相互扩散现象。自由电子将从密度大的金属A扩散到密度小的金属B,使A失去电子带正电,B得到电子带负电,从而产生热电动势。 上图中的接触电动势eAB(T )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eAB(T) ——A、B两种材料在温度为T时的 接触电动势; T——接触处的热力学温度; k ——玻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 e ——电子电荷(e =1.6?10-19C); nA、nB——热电极材料A、B的自由电子密度。 如果取eAB(T)的方向为正方向,如图所示,则有 有关热电动势的几个结论 1)如果热电偶两根电极材料相同,即使两端温度不同(t≠t0),但总输出热电动势仍为零。因此必须由两种不同材料才能构成热电偶。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03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