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危险无处不在——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 第一节 天崩地裂民倒悬——地震 第三节 天有不测风云——雷电、洪水、暴雪、沙尘暴 (2) 掌握主要的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学会自救。 (3) 能够应用常用的求救方式,懂得如何向他人求救和互救。 (1) 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 知识点睛 一、 地震形成的原因及其分类 1. 地震形成的原因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 万次,其中约5 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可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 000 次;7 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每年有十几次。 一、 地震形成的原因及其分类 2. 地震的分类 构造地震 陷落地震 火山地震 二、 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危害 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地面破坏,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崩、滑坡等山体自然物的破坏,海啸,地光烧伤等。 次生灾害,是指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此外,由于地震所造成的社会秩序混乱、生产停滞、家庭破坏、生活困苦和人们心理的损害,往往会造成比地震直接损失更大的灾难。 三、 做好防震准备 1. 注意留心地震征兆 (1)地下水异常 (2)动植物异常 (3)天气异常 (5)地光异常 (4)地声异常 (6)电磁异常 三、 做好防震准备 2. 平时做好应急准备 (1) 附有加强橡胶指垫的棉线手套一副。 (2) 应急食品两罐,内容物包括每罐110 克有盐压缩饼干,冰糖糖块和熟花生米。 (3) 饮用水两罐,每罐340 克。 (4) 经过特殊处理的蜡烛两根,火柴一盒。 (5) 超薄保温雨衣一件。 (6) 高强度尼龙携行袋一个。 三、 做好防震准备 3.平时预备的随身包 (1) 收音机,备有电池,保证可以运作,方便地震后接收消息和救护指示。 (2) 折叠刀,刀具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求生的重要物品。 (3) 本地地图、指南针,一旦需要自行离开震区,地图和指南针必不可少。 (4) 重要的产权证明文书,如房产证、医疗证、身份证、户口本等和纸笔、胶带,置入塑料防水袋中。 (5) 药物和个人急救用品,如心脏病人平时携带的急救药品、哮喘病人的气雾剂等。 四、 应对地震的方法 1. 家中自救 (1) 如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千万要沉着冷静,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有利避震部位,如坚固的桌椅下、睡床下,或逃往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墙角,万万不能在窗户、阳台、楼梯、电梯及其附近停留。 (2) 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煤气、自来水开关。 (3) 地震有可能将门框震歪,而导致逃生通道无法畅通,打开出入的门并顺手抓个垫子等保护头部。 (4) 尽快躲到稳固的家具、桌子底下,或靠建筑物中央的墙下蹲着,并注意头顶上方有无掉落物的可能,等晃动逐渐停止后再出来。 (5) 切勿靠近窗户和阳台,不要慌张地往室外跑。 四、 应对地震的方法 2. 户外自救 (1)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2)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3) 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头部。 (4)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5)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远离建设中的建筑物,如楼房、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 (6)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注意头顶上方可能的掉落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7) 若在桥上或地下道,应镇静迅速地离开。 (8) 行驶在高速公路或高架桥上的车辆,要小心迅速驶离,行驶中的车辆,勿紧急刹车,应减低车速,靠边停放,人躲进附近空旷处。 四、 应对地震的方法 3. 公共场所自救 (1)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涌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2)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并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3)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玻璃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4) 正在电梯上的人应迅速离开电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