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分析.docxVIP

合肥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肥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地震地质构造背景 分析 第26卷第3期 2006年9月 华南地震 SOUTHCHINAJOURNALOFSELSMOLOGY Vol?26,No.3 Sep..2006 引言 合肥地区地震活动性 及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分析 翟洪涛,张 (安徽省地震局, 毅,孙宝延 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对合肥地区区域(R=200km)和近场(R=25km)范围内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研 究, 对区域和近场地震地质构造,区域重力场和磁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鄰庐断 裂及对 合肥地区影响较大的近场区断裂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白公元294年 以來区 域范围共发生Ms~gt;43/级地震47次,1970年以来区域浸4震台网记录的帆32.0 级地震有25 次,其中no.O?3.9级地震5次;该区域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其展布方向主要有北北 东,北 东,北西和近东西向,这几组方向的断裂形成区域断裂构造格架?区域慨$6级地震 多发 生在这几组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处附近?合肥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主要来自华 北地震区 的长江下游一黄海地震带和鄰庐地震带?其中安徽六安一霍山地震危险区,涡阳一 凤台地 震危险区和江苏的漂阳地区等未来可能发生中强震的地区.是对合肥地区影响较 大的潜在地 震危险区.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构造;断裂活动性洽肥地区 中图分类号:P3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662(2006)03—0068—09 合肥市地处江淮之间,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合肥市的高层建筑逐年增多, 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工程也正在陆续开工?目前,建设部门尚未对合肥地区 未来可 能会遭遇的地震危险性给予足够的重视,设计部门对该地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也 未进行深 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对合肥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地震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研究,期 望借此 推动合肥地区重大建设项0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重人建设工程提供科学,合 理的抗 震设防标准,以实现城市建设与人居安全的和谐发展. 1地震活动性 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 一 2oo5).l的要求,并结合合肥地区己 的地震地质资料,木项工作的研究范围如下: 收稿日期:2006—06—26 作者简介:翟洪涛(1974—).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地震,地震地质研究 3期翟洪涛等:合肥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分析69 (1)区域范围:以合肥市区某工程场地为中心,半径约200km的矩形区域,即东经 115.00-119.25,北纬 30.00-33.39; (2)近场区范围:以上述工程场地为屮心,半径约25km的矩形区域,即东经117? 01?117.34,北纬引.36?32.04? 1?1地震区带的划分 研究区域位于华北地震区的东南部,与华南地震区相毗邻.华北地震区是我国东部 大 陆地区地震活动最强烈的一个地震区,也是我国晚第四纪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历 史上曾 多次发牛7级以上强震,1668年山东鄰城一莒县间发生8,2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 国,是 我国历史记载中最大地震之一. 华北地震区按其地震活动与地震构造特点,可划分为若干地震带.研究区域主要涉 及 华北地震区的鄰庐地震带和长江下游一黄海地震带闭(图1).合肥地区的未来地震 危险性 主要来自华北地震区的长江下游一黄海地震带和鄰庐地震带. 3.I15.117.I19.121. 参/,? 矽I 一 2E州,n II 一 3 刖一 ■ f? 一?/ 1椎{ t妒 ,州, f,/.斌 n[ V?/,■嘶 1 瞪啪?? gt;B;W池?. 弋1 \—/ \_ 公 习习 \ ?涌昌》 华北地盘区 l:ki_越如 地, 自:1也档?” I地}1啦地州 1册门m 华南地j蔓区 1」订I赫地钟 ? XH地 Mslt;5 ?地 5W6 ?蚓地腫6W帆lt;7 060120k?t 图1地震带分布和区域慨24级地震震中分布(康框为研究区域范围) Fig.l Distributionofseismicbeltandepicentersintheareaconcerned(Msgt;?43/4) 鄰庐地震带:该带主要包括北北东向郊庐断裂带及其以西的鲁西隆起区,前者第四 纪 以来活动强烈,中段具逆走滑性质,全新世以来的右旋走滑速率为2.3mm/a,曾发生 1668 年山东鄰城8,2级大地震;在鄰庐构造带的淮河以南安徽段,现今差异活动在其西 侧,地 震主要分布在淮南,六安,霍山等地. 70华南地震26卷 长江下游一黄海地震带:长江下游一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构造分陆域和海域两部分, 陆域 为中强地震活动区,断裂总体走向为北东?北东东向,晚更新世活动断裂较少,地 震主要发 生在北西与北东向构造交汇部位,如在茅山东侧断裂上发生的1979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