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7 -
模架试压报告
目 录
TOC \o 1-3 \h \z \u 一、SSM900移动模架模拟堆载试验方案简述 2
二、模架试压主要过程与挠度变形观测 3
三、对温度变形的观测 4
四、32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梁宽13m)反拱计算 5
五、模架变形观测成果的应用与模架预拱度设置 6
附件:略
1、表1:加载50%测量成果表
2、表2:加载80%测量成果表
3、表3:加载100%测量成果表(第一次)
4、表4:加载100%测量成果表(第二次)
5、表5:卸载至80%测量成果表
6、表6:卸载至50%测量成果表
7、表7:全部卸载测量成果表(模架非弹性变形)
8、表8:模架弹性变形数据表
9、表9:模架预拱度设置表
10、XX特大桥SSM900移动模架模拟堆载试验测点布置图
一、SSM900移动模架模拟堆载试验方案简述
为了验证ZQM900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同时也为了准确掌握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模架造桥机各工况下的实际挠度和刚度,根据有关规定要求,模架使用前需要在现场做静载试验,以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并消除结构的非弹性变形和正确设置预拱度。
我项目部第一套SSM900型移动模架拼装于1~2#墩跨,在该孔跨进行移动模架静载试验。由于需要预压荷载重达900吨,且要在横断面上模拟箱梁的实际荷载分布,模拟堆载试验选用的材料应具有计量准确、比重大、质地均匀、方便运输和吊装等特点,此外,成本和工期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试压时应尽快的速度完成,模拟箱梁的浇筑过程。综合以上考虑,实际试压时选用水和砂袋作为模拟荷载的主要材料。
试验程序与步骤流程:试验准备(技术交底、施工组织等)→移动模架造桥机安装就位→模架全面检查→观测点标记布设→分级加载→观测读数、记录→终值静置→观测、全面检查→卸载→观测结构整理、分析→模架投入使用。
A、在移动模架四个支腿上分别布设一个测点,共4个测点。具体位置设于竖向千斤顶附近。
B、在每片主梁上分别设9个测点,主梁跨中点,距主梁跨中1m、5m、9m、13.2m点,共18个测点。测点位置与主梁和联接桁梁节点相对应。
C、在距主梁跨中1m、5m、9m、13.2m对应联结桁梁上,第片桁梁布设3个测点,共24个测点。测点位置与联接桁梁铰接轴点对应。
D、外侧模和翼模上每断面设4个测点,三个断面共设12个测点。
以上共设测点58个,观测时由同一仪器测量、同一测量人读数。每次观测都要对上述测点的标高进行测量记录,保存好原始数据,以备复核。测量精度和读数误差为±1mm。
测点布设如下图所示:
二、模架试压主要过程与挠度变形观测
1、加载方式与加载过程
采用分级加载方式:0--50%--80%--100%,分级加载时严格按预先制定的方案和程序进行。
该套模架于2月25日开始加载,2月25日17:00完成50%加载并对所有测点逐一进行测量,2月26日16:
加载后的观测成果详见附件。
2、卸载过程
加载到设计荷载之后,对模架各测点的挠度、线型进行持续观测,由于箱梁的浇筑时间为6小时左右,我们实际观测了11个小时左右,并对每次的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模架各测点累计沉降变形量最大值不大于2mm,因此可认为模架强度、刚度、加工质量和拼装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开始卸载。
模架卸载时仍采用分级方式进行:100%--80%--50%--0。
每卸下一级荷载,均对所有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并做详细记录,在数据分析时与加载时的挠度数据进行比较。
2月27日9:00开始对模架进行卸载,至10:40卸载至80%荷载并观测,2月27
3、螺栓检查
卸载后对所有螺栓、销轴等连接部位重新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为保证螺栓的施拧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我们引进了定扭矩电动扳手和扭矩测定扳手,分别用于螺栓施拧和扭矩检查。
首先采用扭矩扳手对螺栓进行抽检,了解试压后螺栓的松紧情况和松动螺栓所占比例,再根据实际情况对螺栓进行复拧。
三、对温度变形的观测
环境温度对模架挠度变形的影响是我们在试压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测量模架在不同温度条件及太阳在不同角度照射下模架的变形,在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分别测定出模架在不同温度和日照条件下所产生的挠度变形值,共测量了二次,在观测模架各测点沉降变形情况时,详细记录测时的大气温度、具体时间、太阳照射角度、天气情况等。
根据实测数据,温度和日照方向对模架变形的影响很少,约±1mm,不需要对温度变形进行特别处理和修正。
四、32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梁宽13m)反拱计算
根据32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图纸[图号:肆桥设(2006)2221-Ⅺ],梁体预设反拱,跨中反拱值为20mm,其它位置按二次抛物线过渡,该反拱值为箱梁混凝土浇筑后、预应力张拉之前的线型与拱度数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