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用户增长之增长黑客作者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长黑客》作者4000字详解如何低成本做好用户增长 /manage/2015/1103/465828.shtml 一、增长黑客的本质是要善于利用思维观念采取各种(甚至很小)的策略技巧,实现意想不到的增长。 范冰老师给的定义: 增长黑客是一群以数据驱动营销、以市场指导产品,通过技术化手段贯彻增长目标的人。 他举了一个小栗子: 增长黑客领域里第一个真正有纪念性的案例:Growth Hacking(他是个很有趣的人,也许你也可以自我科普下)想在1996年用户都习惯用Outlook的时候,推广Hotmail,这在当时被认为“概念太新了”,不会有用户。 Hotmail当时是创业公司,只拿到天使,并没有钱烧(历史上的这些困难总是惊人的相似),怎么办呢?他们没有跟风去投广告在可能只有家庭主妇会听到的广播上,而是用了一个很可爱的办法:在所有用Hotmail发出去的邮件最后(其实是在正文的最后)追加了一条类似签名的东西,这行签名仅有一句话:“我爱你。快来Hotmail申请你的免费邮箱。”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它取得了怎么样的效果呢? 可以看下这张图,当时是7月份上线,到了次年的10月份,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获得了1200万用户。 哇~~~两三行代码,比砸了几十万几百万美金还要好! 当然了,范冰老师也一再强调,再NB的增长黑客也解决不了产品SB的事儿。增长黑客本质上做的还是产品的用户增长,所以仍然离不开产品。假如产品是一坨翔,就别妄想还能开花了。 二、增长黑客他应该是个多面手 范冰老师(萌萌哒)的定义: 增长黑客应该是一个GEEK(极客),然后他还应该是一个INVENTOR(发明家),最后他应该是一个MAD MAN(广告狂人)。 GEEK是催动时代发展幕后比较重要的动力。他们对某种东西有狂热的喜爱,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折腾它去衍生它,然后不停地在私下里捣鼓,为了这个东西废寝忘食,甚至可以不跟妹子约会,整天关在家里通宵熬夜……所以,他们不是物种繁衍的主要动力……GEEK懂技术爱钻研,会发现突破技术的障壁能做出很多好玩儿的事儿来。 但是,仅有技术自己折腾自己满足是不够的,接下来是INVENTOR,他们总是能够发现新的玩法,通过一个新的爆款产品或者新的热点事件来推广自己的产品。这是在产品外面单独invent的一个新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体外传播渠道,最终都是为了给自己的产品本身做推广。 最后是MAD MAN,广告狂人或者说懂商业懂经济对钱有sense的这么一群人。他们让产品去寻求一些增长的方法时,会进行成本的核算,这里有个忠告:做一个产品不应该重复发明轮子,还占据你聚焦在产品上的时间,因为很多时候你需要去维护那个轮子,比如说做一个内部的监测机制,要经常升级,要分出一个工程师来经常去维护这个脚本,你的产品迭代这个脚本要不停迭代,后来发现有很多现成工具都可以做这件事儿,其实只需要点点鼠标配置下,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 成本意识里必须有最小化可行产品,就是说你产品还没有接受市场检验的时候,不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憋出来一个很完美的样子。 范冰老师举了一个很鸡贼的例子:Dropbox在还没有开发出来之前,它的创始人直接做了一个手绘风格的视频,把这个视频丢到各种网站上去做评测,发现大家对这个东西反响特别好,有需求,很多人问说你这个产品在哪下载,我什么时候才能用上,他发现市场真的愿意为这个东西买单之后才开始召集团队去做这么一个产品。 一定要善于利用资源,比如万一你有新的idea,要不去看看微信能不能帮你测试? (我是承上启下段):增长黑客这些理念首先需要有,在理念的基础上再去学很多这种“器”层面的东西,用工具也好,用一些小策略也好,让你的产品获得增长。 三、增长黑客究竟是要做什么?怎么做? 友情提示,前方高能! 获得用户只是增长的第一环节,早期的草根站长也做增长,但是他们可能不太注重用户体验,一味地只为自己的增长,不惜牺牲用户的各种权益,那现在增长黑客做事儿可能更多会在乎用户整天在想什么。他会让用户满意,比如通过测试达到一个用户和自己产品都能满足的一个平衡点,而不是说一味的去侵犯用户。 其实获得用户只是增长的第一环节,这里有个AARRR模型(漏斗模型): 范冰老师通俗易懂的解析如下: 第一个环节:Acquisition(获取用户),获得了一个下载或者一个下载激活,这就是获得一个新用户。 栗子:早期解决冷启动和获取新用户 范冰老师他们做过一个社(yue)交(pao)产品,当时刚上线需要先有一批用户(内容)来吸引新用户来玩,他们试了各种方法,最后抓取了一款较成熟产品后台的用户资料,内测阶段就先把这些数据填到自己的服务器上去,让产品流程跑通能玩下去了,再邀请内测用户来玩,借此做测试和听反馈,当然这些脏数据正式上线时都被清掉了。 第二个环节,Activation(激发用户活跃度,然后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____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