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湖南省专用训练22论述类文本阅读二.docVIP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湖南省专用训练22论述类文本阅读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训练22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时间:45分钟 分值:30分) (对应学生用书P42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艺术生活与同情 宗白华 ①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生死离合,喜笑悲啼。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这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 ②同情是社会结合的原始,同情是社会进化的轨道,同情是社会协作的原动力。我们为人生向上发展计,为社会幸福计,不可不谋人类“同情心”的涵养与发展。哲学家和科学家,兢兢然求人类思想见解的一致,宗教家与伦理学家,兢兢然求人类意志行为的一致,而真能结合人类情绪感觉的一致者,厥唯艺术而已。一曲悲歌,千人泣下;一幅画境,行者驻足,世界上能融化人感觉情绪于一炉者,能有过于美术的么?美感的动机,起于同感。我们读一首诗,如不能设身处地,直感那诗中的境界,则不能了解那首诗中的美。我们看一幅画,如不能神游其中,如历其境,则不能了解这幅画的美。我们在朝阳中看见了一枝带露的花,感觉它生命的新鲜,生意的无尽,自由发展,便觉得有无穷的不可言说的美。 ③譬如两张琴,弹了一琴的一弦,别张琴上,同音的弦,方能共鸣。自然中间美的谐和,艺术中间美的音乐,也唯有同此弦音,方能合奏。所以,有无穷的美,深藏若虚,唯有心人,乃能得之。但是,我们心琴上的音乐,本来色彩无穷,一个艺术家果能深透心理,扣着心弦,聊歌一曲,即得共鸣。所以艺术的作用,即是能使社会上大多数的心琴,同入于一曲音乐而已。 ④这话怎讲?我们知道,一个学术思想,这很不难得全社会的赞同。因为思想,可以根据事实,解决是非。我们又知道,一个事业举动,也不难得全社会的同情。因为事业,可以根据利害,决定从违。这两种都有客观的标准,不难强令社会于一致。但是,说到情绪感觉上的事,却是极为主观,很难一致了。我以为美的,你或者以为丑。你以为甘的,我或者以为苦。并且,各有其实际,决不能强以为同。所以,情绪感觉,不是争辩的问题,乃是直觉自决的问题。但是,一个社会中感情完全一致,却又是社会的缺憾与危机。因为“同情”本是维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同情消灭,则社会解体。 ⑤艺术的目的是融社会的感觉情绪于一致,是谋社会同情心的发展与巩固。譬如一段人生,一幅自然,各人遇之,因地位关系之差别,感觉情绪,毫不相同。但是,这一段人生,若是描写于小说之中,弹奏于音乐之里,这一幅自然,若是绘画于图册之上,歌咏于情词之中,则必引起全社会的注意与同感,而最能使全社会情感荡漾于一波之上者,尤莫如音乐。所以,中国古代圣哲极注重“乐教”。他们知道,音乐能调和社会的情感,坚固社会的组织。 ⑥不单是艺术的目的,是谋社会同情心的发展与巩固。本来,艺术的起源,就是由人类社会“同情心”的向外扩张到大宇宙自然里去。因为自然中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和我们的心理一样。你看一个歌咏自然的诗人,走到自然中间,看见了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会着了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也能互相了解,悄悄地说他们的情、他们的梦、他们的想望。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这时候,我们拿社会同情的眼光,运用到全宇宙里,觉得全宇宙就是一个大同情的社会组织,什么星呀、月呀、云呀、水呀、禽兽呀、草木呀,都是一个同情社会中间的眷属。这时候,不发生极高的美感么?这个大同情的自然,不就是一个纯洁的高尚的美术世界么?诗人、艺术家,在这个境界中,无有不发生艺术的冲动,或舞歌或绘画,或雕刻创造,皆由于对于自然,对于人生,起了极深厚的同情,想将这个宝爱的自然,宝爱的人生,由自己的能力再实现一遍。 ⑦艺术世界的中心是同情,同情的发生由于空想,同情的结局入于创造。于是,所谓艺术生活者,就是现实生活以外一个空想的同情的创造的生活而已。 (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艺术的作用,就是能使社会上所有人的情绪感觉达成一致。 B.“同情”是维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但也不能追求全社会感情完全一致。 C.中国古代圣哲认为只有音乐才能调和社会的情感,坚固社会的组织。 D.艺术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空想。 解析 A.出自第③段,“所有人”范围扩大,原文是“使社会上大多数的心琴,同入于一曲音乐”;C.出自第⑤段,“只有音乐”说法过于绝对化;D.出自第⑦段,原文是说“所谓艺术生活者,就是现实生活以外一个空想的同情的创造的生活”。 答案 B 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因为哲学家和科学家追求人类思想见解的一致,所以不能谋求人类情绪感觉的一致。 B.我们读一首诗,只要能设身处地,直感那诗中的境界,就一定能了解那首诗中的美。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