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墙 体 缺 陷
墙体出现夹层
1.现象
墙体浇筑后,地下连续墙壁混凝土内存在局部或大面积泥夹层。
2.原因分析
(1)??? 混凝土导管埋入混凝土内过浅,浇筑混凝土时提管过快,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致使泥浆混入混凝土内形成夹层。
(2)浇筑管摊铺面积不够,部分角落浇筑不到,被泥渣填充。
(3)浇筑管理置深度不够,泥渣从底口进入混凝土内。
(4)导管接头不严密,泥浆渗入导管内。
(5)首批下混凝土量不足,未能将泥浆与混凝土隔开。
(6)混凝土未连续浇筑,造成间断或浇筑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初凝失去流动性,而继续浇筑的混凝土顶破顶层上升,与泥渣混合,导致在混凝土中央有泥渣,形成夹层。
(7)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探错误,导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浆。
(8)混凝土浇筑时局部塌孔。
3.预防措施
(1)经常测定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并据此拔管。操作时,提升导管速度要慢。
(2)采用多槽段浇筑时,应设2~3根导管同时浇筑。
(3)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1.2~4.0m,不能过浅或过深。
(4)导管接头应采用粗丝扣,设橡胶圈密封。
(5)首批灌入混凝土量要足够充分,使其有一定的冲击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与混凝土隔开。
(6)混凝土浇筑应保持快速连续进行,中途停歇时间不得超过15min。
(7)导管提升速度不应过快。槽内混凝土上升速度不应低于2m/h。
(8)采取快速浇筑,一个槽段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以防时间过长坍孔。
4.治理方法
(1)??? 若导管已提出混凝土面以上,应立即停止浇筑,改用混凝土堵头,将导管插入混凝土重新开始浇筑。
(2)遇坍孔,可将沉积在混凝土上的泥土吸出,继续浇筑,同时应采取加大水头压力等措施。
(3)如混凝土凝固,可将导管提出,将混凝土清出,重新下导管,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已经凝固,出现夹层,应在清除后采取压浆补强方法处理。
2 墙体酥松、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
1.现象
墙体表面出现酥松、剥落,混凝土强度较低,达不到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1)导管法水中浇筑混凝土操作不良,混人大量泥浆,使混凝土质量变坏,强度降低。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砂、石级配不好,含泥量大,杂质多,砂浆少,石子多,和易性差,水灰比大,造成混凝土级配不良,强度达不到要求。
(3)水泥过期或受潮结块,缺乏活性,因而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4)槽壁土层松软,受流动水的冲刷作用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出现酥松、剥落。
3.预防措施
(1)??? 采用导管法水中浇筑混凝土,要精心操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泥浆混入混凝土内,降低强度。
(2)严格认真选用混凝土配合比,做到级配优良,砂率合适,坍落度、流动性符合要求。
(3)水泥应选用活性高、新鲜无结块的水泥,过期受潮水泥应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对槽壁土质松软有流动水的槽段,应采取加快浇灌速度,混凝土中掺加絮凝剂,避免混凝土受到冲刷污染,降低强度而造成酥松剥落。
4.治理方法
对墙体表面出现酥松剥落,强度降低的情况时,如一面挖出的墙,应采取加固处理;不能挖出的墙,采用压浆法加固。
槽段接头渗水
1.现象
基坑开挖后,在槽段接头处出现渗水,漏水、涌水等现象。
2.原因分析
(1)??? 挖槽机成孔时,粘附在上一槽段混凝土接头面上的泥皮、泥渣未清除掉,就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使形成泥土隔层。
(2)??? 槽段内沉渣未清理干净,沉渣过厚,在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沉渣会被混凝土的流动推挤到墙段接头处和两根导管中间(此处混凝土面较低),形成墙段接缝夹泥渗水和墙体中间部分渗水。
3.预防措施
(1)??? 在清槽的同时,对上一槽段接缝混凝土表面,应将圆形钢丝刷或刮泥器等工具用起重机吊入槽内紧贴接头混凝土往复上下刷2~3遍,将泥渣清除干净,或在槽壁较稳定条件下用喷射水流冲洗,但均应在清槽换浆前进行。
(2)??? 按要求做好槽底清渣工作,使沉渣厚度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以内,防止挤入接头面及墙体中间,造成渗漏。
4.治理方法
如渗漏水量不大,可采用防水砂浆修补;渗漏涌水量较大时,可根据水量大小,用短钢管或胶管引流,周围用砂浆封住,然后在背面用水泥或化学灌浆,最后堵引流管;漏水量很大时,用土袋堆堵,然后用水泥或化学灌浆封闭,阻水后,再拆除土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担保公司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延长油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pdf VIP
- (完整)高考英语3500词汇表中英文.pdf VIP
- (高清版)DB5331∕T 66.1-2024 国有资产管理规范 第1部分:配置.pdf VIP
- JB-T 10242-2001 阴极电泳涂装 通用技术规范.pdf VIP
- 高一年级体育课全册教案.pdf VIP
- TB 10304-2020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高清).pdf VIP
- HGT 20509-2014 仪表供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五上《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课件.ppt
- DB53-T 696-2015 普通油茶品种特性记载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