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墙间注浆基坑支护施工工法.doc

地下连续墙墙间注浆基坑支护施工工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施工工法   主楼56层,高约210m,裙楼6层,高约27.5m,地下室3层、局部4层为地铁通风道,深达21.65m。基坑面积约5384m2。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墙厚分别为0.8m、1.0m,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 1 工程地质   工程位于河道,地貌单一,场地标高在10m左右,地下水位在1.0m左右,地基土层自上而下为填土、淤泥质填土、粉土~粉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层、粉质粘土~粉土,层厚分别为1.8~4.5m、0~2.9m、2.6~5.5m、4.5~15.5m、2.5~6.5m、4.5~12.0m、2.7~4.6m。 2 工程特点   (1)基坑面积大,开挖深度深。(2)地处市中心,场地狭小,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3)技术含量高,地下连续墙加钢筋混凝土的支护体系、劲性柱的制作安装、支撑围檩的爆破拆除、土体注浆加固、井点降水、深基坑土方开挖等施工工艺都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3 施工方法 3.1 基坑降水   此基坑有三种不同的深度,为保证开挖时土层相对稳定,在主要含水层中采取同步降水,四周连续墙封闭,底部为不透水层,除自然降水因素外,水平和垂直渗透可能性不大。基于以上考虑,通过计算后确定在基坑内布置18口管井,井深为20m和24m,通过实际开挖情况来看,降水效果良好。 3.2 注浆加固   为了提高土的被动土压力,减少地下连续墙的侧向位移,基坑地基处理采用单管单液法加固土层,注浆设计压力为0.3~0.5MPa,水泥用量为60kg/m,实际注浆过程是只控制压力,水泥用量尽量保证。 3.3 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   (1)主楼底板与地铁通风道底板的直立边坡处理措施 在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时,在直立边坡处设计一个宽5m注浆区,布孔600mm×800mm,呈梅花形,注浆压力为0.3~0.5MPa,浆液水灰比为0.5,注浆管为25.4mm镀锌管。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注浆效果良好,未采用1∶1放坡,而在被注浆土体中打两排FDA125@1000mm锚固筋,在外面用C15混凝土浇一道挡土墙,在混凝土与注浆土体之间用1∶1砂石回填(见图1)。 图1 主楼底板与地铁通风道底板的直立边坡处理措施   (2)本工程内支撑由4片角撑连成,根据这一特征,在总体上将整个基坑平面分为A、B、C、D4个区域(见图2),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实行分层分区流水施工:   ①第1层土方(-0.6~-2.9m)按照图中A、B、C、D取土顺序,从北大门出土,每开挖完一个区马上施工该区支撑。   ②第2层土方(-2.9~-7.5m)仍是按照A、B、C、D的顺序取土和施工支撑。为了防止开挖第2层A区、B区土方时,D区、C区的第1道支撑被压坏,在支撑上覆盖了较厚的土层,并铺设了路基箱。由于施工场地极其狭小,又是在内支撑条件下取土,故应我方要求和甲方提供的组合钢立柱施工深度等数据资料,中国船舶九院在D区的第1道支撑上设置了取土平台,其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基坑平面分区   ③第3层土方(-7.5~-13.2m),据现场监测资料和注浆后的土质情况,经设计院同意,A、B、D区的第3道支撑由裙楼的底板代替,C区的第3道支撑标高由-11.40m降至-12.90m,所以第3层土方的高差为5.7m(未降低支撑前为3.9m)。其开挖顺序仍是按A、B、C、D进行,只是在图2中的E、F两处制作了2个挡土板,通过坑内3台挖土机的倒运,在挡土板处形成两个土方堆场,利用停在取土平台上的挖掘机把土装车运走。   ④第4层土方(-13.2~-21.65m)为C区地铁通风道处的土方,由于此处开挖深度较深,距电影院只有几米之遥,原设计方案中考虑了第4道支撑,其和第3道支撑的高差只有1.5m,只能采用人工取土。据第3层土方开挖结束后地连墙位移、支撑轴力等的监测结果,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取消第4道混凝土支撑,但开挖时应加强监测,并准备充足的应急措施。此部分的土方开挖分3步进行:首先从-13.20m开挖到塔楼的底板标高-15.20m处;第2步先分段局部开挖至-17.50m,然后逐步推进到整个C区开挖到-17.50m;第3步据监测结果,一次性开挖至-21.65m,土方通过安装在下处的取土钢平台倒运出去。修改前后的支撑剖面如图3所示。 图3 修改前后的围护剖面 4 施工监测   本文主要就地下连续墙的侧向位移,支撑轴力的监测结果加以分析介绍,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   (1)地连墙位移 据土力学压力理论,当基坑内土体开挖后,外侧土体对基坑内围护结构产生侧向土压力,使地连墙产生侧向位移。下面从9个测孔中选取3、7测孔的位移变形曲线做分析,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①地连墙位移变形曲线均表现为与设计计算位移图相似的“鱼腹”形;②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地连墙位移逐渐增大,“鼓肚”现象愈明显,最大位移对应的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