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公路隧道工程特点及质量控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刍议公路隧道工程特点及质量控制 禄 伟 摘 要:隧道通常指用作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隧道工程因开挖面较大,很易发生变形及坍塌事故,因此施工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和旋工工序。通过对隧道工程特点的总结与认识,提出对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并对公路隧道容易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 础之上.提出解决隧道施工质量问题的建议.对隧道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隧道 ;工程建筑;施工质量 ;控制 1我国公路隧道现状 723.2km;中隧道 577处.409.4km;短隧道 2718处.517.5km。从隧 道形式看.从过去的2车道隧道到今天的3车道隧道、4车道隧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高原面积约 占国土总面 道、连拱隧道、小间距隧道、分岔隧道.公路隧道的建设、防灾、监 积的69%。要克服山体障碍.采用隧道方案能较大地提高路线线 控、养护等技术已取得丰硕成果。随着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形标准、缩短行车里程:可以避开山区公路滑坡、崩塌、碎落等地 我国公路隧道还将持续发展 公路隧道的建设、养护和质量控制 质灾害,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有效地保护生 也将面临新的课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地域 自然条 态环境。同时,我国江河湖海区域宽阔。跨海湾公路和跨江河湖泊 件差异较大。隧道穿越山体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 公路 为了不影响航运、不受 自然环境影响、保证全天候通行。也 变。隧道受设计与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隧道大规模的快速 越来越多地在水下修建隧道。 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已建成的公路隧道看,初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修建高速公路以来.公路隧道也迅速 期支护不紧贴围岩、喷混凝土厚度不足、二次衬砌开裂、衬砌背 发展,公路向山区、向水下延伸。公路隧道建设的增长量达每年 后空洞、渗漏水、混凝土强度劣化、冻害等现象严重。估计约 20 100余千米。隧道长度由过去的3km发展到现在的7、8km.甚至 30%的公路隧道处于病害状态.隧道的养护和维修面临严重挑 18km的超特长隧道。据统计.在我国大陆,1979年公路隧道通车 战。本文着重讨论隧道结构容易出现的结构问题。 里程仅为52km.共 374处。截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 345.70万km。全国公路隧道达 3788处,长 1841.8km,其中特长隧 2 隧道工程的特点 道 49处。长 191.8km。其它隧道情况分别为:长隧道 444处。 公路隧道是一种特殊的工程结构物。具有以下特点 (1)是在已有原始应力场的介质内构筑结构,即“先有荷载。 在围岩较好的地段,在渣堆上作业,完成拱部初喷;出渣后再喷下 后有结构”。 半部分.复喷混凝土应从下到上两侧对称作业。围岩较差的地段, (2)隧道结构受力是不确定的。开挖方法、支护时间和支护 分部开挖、短进尺开挖时也应先喷混凝土,再立拱架。隧道支护 结构的刚度对结构受力影响很大。 施工顺序如下。顺序 1:初喷(4cm)一打锚杆一复喷(1~3次达到 (3)设计是以工程类比为主。计算为辅 不可预见的因素多。 设计厚度)一二次衬砌;顺序2:初喷 (4cm)一打锚杆一挂钢筋 实行动态设计。 网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