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建铁路隧道新奥法开挖危险源识别及安全措施.doc

[贵州]新建铁路隧道新奥法开挖危险源识别及安全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新建XX至XX铁路站前工程 XX隧道 安全专项方案 文件编号: 版 本 号: 修改状态: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有效状态: PAGE PAGE 3 目 录 TOC \o 1-2 \h \z \u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1.工程概述 1 2.工程地形地貌 2 3.气象特征 2 4.地质构造特征 2 5.水文地质特征 3 6.不良岩溶地质与特殊岩土 4 三、工程主要特点、重、难点分析 4 1.工程特点、重难点 5 2.工程重、难点施工对策 5 四、安全保证体系 6 1. 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8 2.安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8 3.人员配备 10 4.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11 五、施工的危险源和可能造成的伤害 11 1.危险源 12 2.可造成的伤害 12 六、隧道施工安全要点 12 1.通用要求 12 2.洞口、开挖、凿孔及爆破施工安全要点 13 3.洞内运输安全作业要点 17 4.支护、衬砌作业中的安全要点 18 5.通风、防尘、照明、排水、防火及瓦斯预防施工中的安全要点 21 6.爆破器材的领用、运输及退库 26 七、隧道施工的各项安全措施 28 1.隧道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 28 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28 3.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28 4.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 29 5.洞内作业安全管理 29 6.洞内和夜间施工照明 29 7.爆破器材安全管理 30 8.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30 9.特殊技术工人技术培训 30 10.岗前安全教育 30 11.实行交接班制度 30 12.发现险情,必须设立警示标志 31 13.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安全工作 31 14.隧道施工应重视消防安全 31 15.加强隧道的围岩量测监控及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31 16.突水突泥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32 17.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32 PAGE PAGE 27 XX隧道安全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路局、交通部现行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检验标准及验收规范等。 2.国家、路局、地方政府、成都铁路局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定、规程、规则、条例。 3.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施工图纸等设计资料、建设单位的要求等。 4.经过评审和批准的XX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现场条件、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 6.项目施工管控约束性条款。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新建铁路XX至XX线XX隧道工程包括XX隧道和XX隧道平导,里程范围:正洞DK359+272~DK362+770,全长3.498Km;平导PDK359+272~PDK360+530,全长1258m。 XX隧道是织毕线重点控制工程,位于XX县XX乡境内,洞身进口位于架盖河右岸的陡坡上,往南经大冲、黄山坝子、岩脚至七棵树冲沟边出洞,属XX高原低中山溶蚀地貌,地面高程1204~1495m,自然坡度5°~60°,局部为陡崖,地形起伏较大。洞身穿越马场断层、依多背斜、XX寨断层等构造。隧道全长3498m(其中Ⅲ级围岩长1770m,Ⅳ级围岩长1340m,Ⅴ级围岩长388m,Ⅳ、Ⅴ级围岩占49.4%),为单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282m。隧道施工设平导一处,位于隧道进口线左30m。平导里程DK359+272~DK360+530,全长1258m(其中Ⅲ级围岩长770m,Ⅳ级围岩长340m,Ⅴ级围岩长148m)。全隧道除DK359+548.29~DK361+074.2段(1525.91m)位于半径3500m的左偏曲线上外,其余均位于直线上,洞内线路纵坡为单向上坡,依次为进口28m为0‰平坡,洞身400m为10‰的上坡,洞身3050m的11.5‰的上坡,出口20m的6‰的上坡。 2.工程地形地貌 XX隧道地处XX县XX乡境内,洞身进口位于架盖河右岸的陡坡上,往南经大冲、黄山坝子、岩脚至七棵树冲沟边出洞,属XX高原低中山溶蚀地貌,地面高程1204~1495m,自然坡度5°~60°,最大埋深约282m,局部为陡崖,地形起伏较大。洞身穿越马场断层、依多背斜、XX寨断层等构造。沿线可溶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水土保持差,地表石漠化严重。 3.气象特征 XX隧道所处地区沿线大部处于高海拔低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