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井和沉箱工程常见质量事故与防范、处理
一、沉井偏斜
(一)事故现象
沉井筒体发生偏斜,致使井筒内的实际有效断面减少,井筒中心线与刃脚中心线不直,井筒最上部的各个基准点之间出现水平高差。
(二)分析原因
1、制作场地上土质不良,并且未作地基处理。
2、刃脚与井壁施工质量差,刃脚不平。不垂直,中心线不直,使刃脚失去导向功能。
3、开挖面不均,局部超挖过深,使沉井正面阻力不均匀、不对称。
4、沉井壁后减阻措施局部失效。侧向摩阻力不对称。
5、不排水下沉的沉井,在中途盲目排水迫沉,或沉井内补水不及时。
6、承垫木抽除不对称、不均匀。抽后又未及时回填夯实,致使沉井在制作、初时就出现偏斜。
7、下沉过程中未及时采取防偏措施。
(三)治理方法
在初沉阶段发现偏沉,一般可采取高侧多挖土,低侧少挖土来纠正;在终沉阶段,一般可采用井外射水或喷气来破坏高侧土体纠正倾斜,亦可在刃脚的低侧加垫木楔,高侧挖土,或在上端加压纠偏等,使封底以前纠正合乎要求。
二、沉井停沉
(一)事故现象
主要表现为下沉困难以至不再下沉。
(二)分析原因
1、开挖面深度不够,正面阻力过大。
2、遇坚硬土层,破土困难。
3、沉井偏斜,致使刃脚下局部土体不能挖除,形成正面阻力。
4、壁后无减阻措施,或措施受破坏,因此侧面摩阻力增大。
5、因故中途停止下沉时间过久,侧压力恢复增长。
(三)治理方法
1、适当增大挖土范围深度,接高井壁,或加载助沉。
2、采用倾斜水枪或扩孔钻头排除刃脚下局部土体。
3、修复被破坏的壁后减阻措施。原来没有减阻措施的,则可用射水法助沉。
三、沉井突沉
(一)事故现象
沉井在瞬时内下沉较大,而在此之前通常会产生停沉现象。严重时往往伴随井筒偏斜,地面塌陷。
(二)原因分析
1、在软土地基中沉井,一旦井筒内外土压不平衡,便易产生塑流。故井筒内挖土较深或刃脚下的土体被挖而失去支承时,常会产生大量下沉。
2、沉井挖深超过刃脚太多,而沉井四周有导向装置顶住,便暂时不沉,但当导向装置一旦松开,沉井就会突沉。
3、在粘土层中挖土超过刃脚太深,形成较深锅底,或粘土层只局部穿透,但其下部的砂层却被水力吸泥机吸空,以及刃脚下的粘土因被水浸泡等原因造成失稳时,均会引起沉井突沉。
(三)治理方法
发现沉井有漏砂或严重塑流等险情时,为防意外,可把沉井改为不排水下沉施工。
四、沉井超沉或欠沉
(一)事故现象
下沉完的沉井,刃脚平均标高超过允许偏差值,其它井壁上的预埋件、预留孔位置标亦超过了允许偏差范围。
(二)原因分析
1、封底时沉井下沉尚未稳定。
2、测量发生差错。
(三)治理方法
遇到此类情况只有会同设计部门进行研究处理。
五、沉井封底故障
(一)事故现象
一般表现为沉井不均匀下沉、沉井上浮或者接缝渗漏水。
(二)原因分析
1、封底前井底的积水和浮泥未清除净,或封底混凝土未按合理顺序施工。
2、在含水地层内井底未作倒滤层,未把水从集水井内抽除,停抽时也未采取相应措施。
3、新老混凝土接触表面未处理好。
(三)治理方法
1、在含水地层,当井内涌水量很大无法抽干或井底发生严重涌水、冒砂、以及沉井不断自沉或倾斜时,均应向井向灌水,采取不排水封底措施。
2、遇到接缝渗漏,可采用注浆法处理修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