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隧道钢支撑支护施工方案
前 言
xx是xx省省公路网组成的重要部分,在xx境内东起xx港,西止于xx镇,长度约35公里,是xx县城连接周边城镇的重要通道,其中xxxx至鹤城段改建工程已于2007年动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省公路水路“十一五”建设规划要求,对推进xx县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完善xx公路网布局,充分发挥省道规模效益,改善现有公路不适应城市的发展,缓解现有公路交通紧张状况,适应交通量快速增长,保持省道的畅通都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省交通厅对公路建设创建精品工程,打造xx品牌的总体要求,xx天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xx鹤城过境段改建工程L2标段项目经理部进行了精心策划,确立了一条明晰的工作思路,要想创精品工程必须先树立亮点工程,再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推行全标段精品工程的创作。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设计概况
(1)xx隧道采用单洞双向通行形式,具体设置如下:
隧道名称
隧道类型
起讫桩号
隧道长度(m)
xx隧道
单洞双向通行
K38+440-K38+940
500m
(2)隧道设计车速:几何线形与净空按60km/h设计,照明设计速度60km/h设计。
(3)隧道建筑限界:建筑限界基本宽度
行车道宽度:W-2×3.5 m;
侧向宽度:L—1.50 m;
人行道:R—1.0 m;
总基本宽度:12.0 m;
隧道建筑限界净高:H—5.0 m;
人行道净高:h—2.5 m。
(4)横断面构造:采用锚喷支护复合衬砌,内夹防排水层。
(5)衬砌结构:明洞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暗洞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采用复合式支护结构形式。
2、地理位置
xxxx鹤城过境段改建工程L2标段始于xx城关西岭(设计桩号为K38+376)终于xx北岸村与原xx相接连(设计桩号为K40+888)。路线绕过xx县城鹤城镇,全长2.512km。
xx隧道进口(K38+440)正前方为xx公路(东面),公路外侧为居民区民房(砖结构),最近20m,隧道口明挖区距隧道口南面居民区民房最近约30m,隧道口北面约100m为xx县老自来水厂,其他方向为山地;隧道硐身中段距离该山体南北两侧居民区民房最近水平距离80m;在k35+856上方南北两侧有数幢民房与隧道的水平距离为38m,高差38m;xx隧道出口(桩号k38+940)与锦屏山隧道进口(桩号k39+012)相距72m,东北方向为金丽温高速公路,距离120m,南面距居民区民房最近90m。xx隧道出口下方为西山小溪,位于洞口以下约20米,河宽5~10米。xx隧道进口因离民房较近,综合考虑选择从xx隧道出口往进口方向独头掘进。
3、隧道工程地质、地貌
xx隧道硐身最大埋深约78米,属低山丘陵地貌,围岩为燕山期侵入花岗岩,微风化岩为主,岩质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不发育,闭合为主,结构面粗糙、硬质,岩体较完整,呈块状结构,开挖稳定性较好,属Ⅲ-Ⅱ
xx隧道进硐口为斜坡地貌,仰坡地表覆盖残坡积含砂粉质粘土,可塑,厚2.5-5.0米,下伏全-中风化花岗岩,全风化岩呈砂土状,强风化岩破碎,全强风化岩厚2-3米,仰坡开挖后稳定性较差。进硐口段围岩为全-中风化岩,埋深浅,属Ⅴ~
xx隧道出硐口为陡坡地貌,中风化岩裸露,地表断续分部残坡积土,薄层,仰坡开挖稳定性较好。出洞口段围岩为中风化岩,埋深浅,属Ⅳ级围岩。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总体地下水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隧道开挖后局部可能会出现滴水和漏水现象。
隧道围岩分布表
隧道名称
起止里程
围岩长度(m)
合计
明洞
V
Ⅳ
Ⅲ
Ⅱ
xx
隧道
K38+440~K38+940
15
15
40
135
310
500
4、气候、水文状况
本施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18~19℃,最冷月平均气温7~8℃,最热月平均气温29℃。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80mm。
流经xx的主要河流为瓯江,在xx县境内主要支流有武溪、桢旺溪、海口源、高市源、芝溪、船寮港、大洋、石溪坑、小溪、横溪。
5、地震烈度
区域内近代地震特点是强度弱,震级少,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CGB18306-2001)的规定,区域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为0.05g,动反应谱周期0.35s。
6、交通运输
沿线相关区域主要有xx、330国道及金丽温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设施均可满足外购物资运输需要。需修建临时便道至隧道进出口,能满足机械设备与施工物资运至施工地点。
7、通讯联络
现场移动通讯信号基本能覆盖施工区域,通讯基本采用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能够满足施工通讯联络需要。
8、材料
本工程路基材料主要由路基挖填方和隧道开挖符合要求的材料,碎石由隧道开挖满足要求的石料加工,砂料就近砂场购买。钢材、水泥等材料通过附近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