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讨论◆分享天津美院 谈触觉素描基本理解
什么是触觉素描?
问及什么是触觉素描,摘拙著《于小冬讲触觉素描》回答他的问题,并希望与人共同探索、讨论,使理解更透彻。
什么是触觉素描?触觉素描的概念是什么呢? 我们从丢勒画的《祈祷的手》开始解释这个问题。《祈祷的手》可以说是在美术史当中让我们记忆最深刻的一双手,几百年来它感动我们。我将这张素描的最精美复制品挂在自己的屋子里,像每天的祈祷和祭拜。一张小画,充满感情,充满深刻的内在精神体验;画的坚实具细,他的观察方式很像手的触摸。这张画是很有代表性的触觉素描的例子。应当说丢勒是素描的一道门,只有入了丢勒这道门才有可能真的会画素描。 我们会提出疑问,画素描是用眼睛去看的,难道还要用手去看吗?实际上我是用“触摸”作为一种比喻,去指向用眼睛“观察”,在这一类素描当中眼睛的观察如同手的触摸,我把触觉式观察的素描称为“触觉素描”。??
“触觉的观察”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有一位二十世纪初的美学家叫沃尔夫林,他写了一本很重要的书,叫《艺术风格学》,在那本书里他把观察方式分为两类,一个是触觉式的观察,一个是视觉式的观察,并由此发展出绘画系统丰富的风格变化,发端于触摸式的观察,就会导致绘画中边缘线的锐利,所有的部分都可以画的清晰可见,也会导致这种风格的画面 关系是比较平面的,丢勒是最典型的代表画家,他在灰底上用黑白两种颜色画素描,与他油画的制作程序也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是视觉方式的观察,观察的方式会像照相机,人眼球的构造本来就如同照相机,焦距能够调虚、调实,这种观察方式就叫做“视觉式的观察”,视觉的观察方式会导致对明暗、光影、虚实、空间、距离更敏感。可以说,在西方美术史乃至所有民族的美术史中,我发现都存在这样两个系统,即触觉的方式和视觉的方式。 我的素描教学,就是围绕着第一类触摸式观察的方式展开的。
丢勒的得意之作《亚当与夏娃》,在触摸式的素描阶段他到了一个巅峰状态,此时的观察方式无论远近、明暗,皆被画的清晰可触。丢勒的画甚至有一点神经质,边缘线都是紧张痉挛颤动的,刻的非常实,对细节兴趣盎然,局部画得很深入。连树皮怎么裂开的都画得很清楚;这些树干画的很圆,有厚度;脚边小耗子的尾巴也画的很圆,像画一根柱子一样的去表现;不要以为触摸式的素描边缘锐利不能够表现厚度,这张画是很好的例证,它能够把人体的空间和厚度表达充分,肩头结实的体积,肩窝里的前后叠压穿插清晰。
??
我猜想,当年沃尔夫林除了“触觉”也找不到更好的词了。其实触觉素描在古典大师那里也有很多不同风格。基本训练的阶段,应当缜密如丢勒,在更自如的阶段也可以如贺尔拜因的素描精准却有概括力。
下面是我学大师素描在自己写生实践中的消化吸收。 视觉与触觉是一对概念。触觉的观察,正是沃尔夫林利用通感造出的词汇。以触摸的轨迹观察必然触及更多细节。 以下是我在另一本书《于小冬讲速写》关于触觉观察的论述: 依照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两极法的观点来看我自己的速写(或素描),我实践的是很典型的触觉式的素描。 触觉式的观察,力求深入精准,作画中,首先要看到全局,而后是在形状的边缘上让眼睛穷追不舍。在关乎体积的时刻,眼睛更象是在形体的起伏转折上触摸的手,象作雕塑一样能触到形体看不到的背面,也象医生和*师,能用眼睛如手一般拿捏肌肤筋骨,软硬细糙尽如手感。如此这般形体可坚实的长在画面中。当眼被训练的如手般敏感细微,有如神精网布满形体也布满画面,在这种状态下眼已是手,眼不再是通过光线在眼底成像的工具,它们变成手,那一刻画者就象是盲人。盲人在黑暗中也实实在在的用手感知着形体和空间。在造型训练的初级阶段,观察事物的方式应当先是“触觉”化的,画家观察的眼睛象一只手在触模着对象的形体,铅笔象一把锋利的刀,敏感的雕刻着形状的边缘。触觉的观察可以看什么都是实的,远处和暗处只要画面需要可以画实。这样的素描应该称之为“触觉素描”。不妨用“手感”来比喻这种观察和表现方式。 “视觉素描”指的是:威尼斯画派以后,自卡拉瓦乔起西方绘画的用光术。光就象是魔术,它制造着如舞台般的戏剧效果,它成就了伦勃朗这样的用光大师,西方的人们也被这些大师们的画启发了双眼,于是看到了光影,在日常视觉中印证了大师们用光的真实感。直到照相术的出现,似乎用光影就可以表现立体于平面。坚实的边缘被代之以印象派大师们眯着眼看到的模糊的形,他们有意把焦距调的不实,在眼底所成的似乎是一个虚像。此一路素描可称为“视觉素描”。维米尔没有任何一幅素描传世,要说清这种观察方式他却是最典型的例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地形填充图.docx VIP
- 企业文化咨询案例文档.ppt VIP
-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同意书(血管畸形栓塞).doc VIP
- GSP零售药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X VIP
- 2025《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肖邦Op.31的创作特征及演奏风格研究7900字.docx
- 四川省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世界的气候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ppt VIP
- 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修订.pdf VIP
- 第二单元+第3课+叠山理水(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全员质量意识提升培训.pptx VIP
- DBJ61T 149-2018 陕西省城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