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3 页 共 NUMPAGES 4 页
绞线(线芯)平均绞入系数的微机计算方法
赵长令
摘要:对绞线或绝缘线芯进行结构定额计算时,一般都采用查表法计算绞线的平均绞入系数,由于计算中包含多次中间运算,使得计算工作较繁琐。为此,介绍一种采用编程计算平均绞入系数的方法。
主题词:绞线 平均绞入系数 计算程序
1. 计算方法
在电线电缆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绞线及绝缘线芯的实际节径比,然而计算平均绞入系数又必须计算理论节径比,由查表法求得各层绞入系数的加权平均,才能求出多层绞线的平均绞入系数。
从《电线电缆手册》第二册可知,理论节径比与实际节径比符合下列关系:
(1)
式中 -理论节径比;
m -实际节径比;
D -绞线直径,mm;
-节圆直径,mm。
一般称绞线中单线展开长度与绞线实际长度之比为绞入系数,即:
(2)
式中 h -绞线节距,mm;
l -一个节距中绞线单线展开长度,mm。
经推导[1],得出绞入系数k与理论节径比 有如下关系:
(3)
若将式子(1)代入式(3),得:
(4)
式中 可由表1查出。
对于多层绞线或绝缘线芯,采用平均绞入系数km,即:
(5)
式中 Zn-各层根数;kn-各层绞入系数;n -层数,n=1,2,3,…,n。
表1 绞线单线根数与D/D的关系
单线
根数
D/D
单线
根数
D/D
单线
根数
D/D
2
2.00
13~14
1.29
31~33
1.17
3
1.87
15~16
1.27
34~37
1.16
4
1.71
17~19
1.25
38~48
1.14
5
1.59
20
1.24
49~56
1.13
6~7
1.50
21
1.23
57~61
1.12
8
1.44
22
1.21
62~64
1.11
9
1.37
23~24
1.20
91~127
1.10
10
1.33
25~27
1.19
11~12
1.32
28~30
1.18
?2. 计算程序的使用
按上述方法,使用Mathcad2k语言编制了程序,只要输入多层绞线层数、结构排列及节距比等,即可计算出各层绞入系数、平均绞入系数。
如计算第二类结构导体240 mm2 绞合线芯各参数, 其结构排列为1+6+12+18+24,内层节距比不大于40倍,外层节距比不大于交20倍,输入各参数后,得如下结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程序计算绞线平均绞入系数比手工计算简捷方便。只要适当修改程序,就能计算绞线定额或各层单线配套长度[2],从而避免配套短段损失。
参 考 文 献
1. 《电线电缆手册》第二册
2. 正规绞合中单线(线芯)用料的正确计算方法 上海塑胶线厂 王国生 电线电缆 1996.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