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 设计参数:500~1000s-1 实际使用:400~550s-1 停留时间:20~30s 进水方式 下进上出 环形加药 竖直挡板防共旋 放空管 混合效果 均匀度95%以上,但很难验证 机械混合池 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 布置形式:单道、双道、四道及进出水形式 设计参数:三段、时间、水头损失、池深 折板角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折板材质,布置方式 排泥形式:穿孔管,排泥,不排泥 折板絮凝 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 平流沉淀 设计参数 进水布置 底坎、指形槽布置(出水负荷、形式、漂浮物) 吸泥机方式及控制方式 放空管布置与导流墙开孔,底坎断开 实现沉淀池全自动运行的可能性 浓缩刮泥机的应用 V型滤池 四大特点 均粒厚层滤料 长柄滤头布水布气 每格6m,气动阀门 冲洗泵房 水泵2用1备,鼓风机1用1备份 V型滤池基本控制方式 初滤水排放的提出 V型槽开孔高度 滤板平整度,V型槽,排水槽 池体大小对反冲洗及排水的均匀性 布水布气系统各种形式 气冲洗管布置高度,避免埋地敷设 V型滤池 净水厂常规处理设计介绍 W W W . W A T S O N W Y A T T . C O M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设计规模:近期5万吨/日; 设计内容: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中一个处理构筑物的 设计计算及设计图纸;(反应沉淀池或澄 清池或滤池); 设计时间:一周 提交成果:一份设计计算书; 二张2号图纸(铅笔画) 参考资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3 城市给水 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1 城市给水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设计基本过程 第二部分 净水厂工艺选择 第三部分 净水厂总体设计 第四部分 常规处理设计介绍 基本建设程序 净水厂设计基本过程 基本建设程序 项目建议书 发改委批准立项 工程可行性研究 发改委审批 初步设计(扩初设计) 建委审批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审查 施工安装调试 中标单位 竣工验收 业主组织质监站备案 设计、监理、施工、设备采购招投标 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是两大块 设计基本过程 水量规模(供需平衡) 水源和取水位置选择 净水厂厂址选择 管网、增压站、输水管(略) 净水厂工艺选择及构筑物 总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 各专业设计及单体设计 投资估算或概算 环保、消防等专篇 设计基本过程不可缺少 主要因素:水质目标、原水水质、 规模、用地条件、使用习惯 选择合适的净水工艺 工艺流程 常规处理工艺及构筑物类型选择 预处理:化学氧化、生物预处理、预沉 常规处理 强化常规处理:强化混凝,强化过滤 深度处理:O3-活性炭、膜、水质稳定 选择合适的净水工艺 合理参数的选用 工艺及构筑物筛选 常规处理工艺及构筑物类型选择 常规处理工艺及构筑物类型选择 药剂选择:混凝剂和助凝剂 混合 沉淀 澄清 过滤 消毒: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紫外 工艺流程 一个典型的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流程 * 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原水 机械 混合池 絮凝 沉淀池 均质滤 料滤池 消毒 接触池 清水池 吸水井 二级 泵房 用户 加氯 加氨 加碱 高锰酸钾 加混凝剂 加助凝剂 加助滤剂 前加氯氨 回收池 工艺流程 * 深度处理工艺流程 原水 预臭氧 接触池 机械 混合池 絮凝 沉淀池 均质滤 料滤池 中间提 升泵房 后臭氧 接触池 活性炭 滤池 消毒 接触池 清水池 吸水井 二级 泵房 用户 后臭氧 加氯 加氨 加碱 预臭氧 加混凝剂 加助凝剂 加助滤剂 工艺流程 总平面布置 高程布置 工艺流程流畅 地形条件 地质条件 气象条件 远期发展 节约用地 控制绿化面积 净水厂总体设计 总平面布置 净水厂总体设计 高程布置 地形条件 土方平衡 水厂防洪和排涝 总体美观和基坑维护 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 V型滤池 二级泵房及吸水井 加矾 加氯 翻板滤池 净水厂常规处理设计介绍 W W W . W A T S O N W Y A T T . C O 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