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神经系统完整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CNS的感觉功能 感觉产生的过程 刺激信号在感受器中的换能和传导 信息在感觉通路和回路中的传递 中枢对信息的分析和整合等过程 脑干 丘脑 大脑皮质 第四节 CNS的感觉功能 脑干 丘脑 大脑皮质 第一级神经元 第二级神经元 第三级神经元 第四级神经元 第四节 CNS的感觉功能 一、脊髓与低位脑干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 二、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浅感觉传入纤维在同侧脊髓后根的外侧部进入脊髓,在后根更换神经元后,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经中央管前方交叉至对侧 一、脊髓与低位脑干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 浅感觉传导通路与深感觉传导通路 一、脊髓与低位脑干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 后根的外侧部 脊髓空洞破坏 后根的内侧部 二、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 在大脑皮质不发达的动物中,丘脑是感觉的最高中枢 在大脑皮质发达的动物中,丘脑成为感觉传导通路的神经元换元的中继站,只进行感觉的粗糙分析与综合。 (一)丘脑核团的分类 特异性感觉接替核 联络核 非特异投射核 1 特异感觉接替核—接受由脊髓和脑干第二级神经元的上行特异性感觉纤维,换元后投射至大脑皮质相关感觉区。 与头面部感觉传导有关 与躯干、四肢感觉传导有关 听觉传入换元站 视觉传入换元站 2 联络核:接受丘脑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质下结构来的纤维,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联络区。 丘脑枕 丘脑前核 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 参与皮质对肌肉运动的调节 参与各种感觉的联系与协调功能 3 非特异性投射核 感觉传入通过多突触换元接替,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质,具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的作用。 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产生特定的感觉 点对点 (二)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及由其所在神经元投射至大脑皮质感觉投射区特定位置的神经通路 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从网状结构投射到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核群后,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神经通路 非点对点 非特异投射系统的重要功能:提高和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二)感觉投射系统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1 躯体感觉代表区 2 本体感觉代表区 功能分区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一感觉区的感觉投射有如下特征 交叉性—躯体感觉传入纤维向皮质的投射是交叉的 倒置性—下肢代表区在顶部、下肢在中间、头面部在底部(但头面部内部安排是正立的) 正比性—感觉越敏感,代表区域面积越大 1 躯体感觉代表区 第一感觉区 第二感觉区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二感觉区—第43区附近 面积远比第一感觉区小 可能接受痛觉传入的投射 2 本体感觉代表区 中央前回(第4 区)是运动区,也是本体感觉代表区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一 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 二 觉醒与睡眠 三 学习与记忆 四人类大脑皮质的语言功能 一 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 脑电图:将引导电极放置在颅外头皮表面所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 自发脑电活动:大脑皮质经常有持续的节律性电位的变化,称为~ 皮质脑电图:直接在大脑皮质表面引导的电位变化,称为~ 8~13次/s 14~40次/s 4~7次/s 0.5~3次/s 睡眠、深度麻醉等 困倦、CNS被抑制等 正常人清醒、闭目、安静时特有 睁眼视物、或其他刺激—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 二 觉醒与睡眠 觉醒状态的维持: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作用是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是通过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来完成的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是多突触接替来完成 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睡眠的时相及发生机制(与5-HT有关) 慢波睡眠 SWS 快波睡眠 FWS 快速动眼睡眠 表现为: 各种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退,呼吸、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代谢降低、体温下降、唾液分泌减少、胃液和汗腺分泌增加。 表现为:快速的眼球运动;心率增加、呼吸加快而不规则;各种感觉及躯体运动功能进一步减退;唤醒阈大大增高;做梦等 睡眠的意义 慢波睡眠的意义:促进生长、恢复体力 觉醒—生长激素分泌较少; 慢波睡眠--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 快波睡眠—生长激素分泌较少。 快波睡眠的意义: 被试者于异相睡眠期间一再被唤醒----易激动 异相睡眠期间----脑内合成蛋白质增加,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学习和记忆活动。 三 学习和记忆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通过获取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 记忆:是将学习到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反射 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各部分连接方式? 三 学习和记忆 突触传递的特点 ⑴单向传递 ⑵中枢延搁 ⑶总和效应 ⑷兴奋节律改变 ⑸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⑹易疲劳性 学习的类型 1 非联合型学习 习惯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