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5-长学制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控 (一)基底神经节的组成和纤维联系 纹状体 苍白球(旧纹状体) 尾核、壳核(新纹状体) 直接通路:新纹状体直接向苍白球内侧部的投射路径; 能易化大脑皮层发动运动 间接通路:新纹状体先后经过苍白球外侧部和丘脑底核两 次中继后间接到达苍白球内侧部的投射路径; 对大脑皮层发动运动有抑制作用 3.黑质纹状体投射系统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可使直接通路的活动增加而间接通路的活动降低,从而易化大脑皮层发动运动 →新纹状体的中型多棘神经元上的D1受体增 强直接通路活动。 ↘ 新纹状体的中型多棘神经元上的D2受体 抑制间接通路活动。 (二)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参与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将一个抽象 的设计转换为一个随意运动 稳定随意运动 调节肌紧张 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 (三)基底神经节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1.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 症状:肌紧张增高, 随意运动减少,常伴有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原因:中脑黑质DA神经元受损→直接通路活动↓,间接通路活动↑→运动皮层活动↓ 中脑黑质DA神经元受损→对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抑制作用↓→肌紧张 治疗:左旋多巴、阿托品 2.亨 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 症状: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降低 原因:新纹状体GABA能或胆碱能神经元受损→ 间接通路活动↓, 直接通路活动↑→运动皮层活动↑ 治疗:利血平 ↑ 五、小脑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小脑是皮层下与大脑皮层构成回路的又一重要脑区 小脑对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均有 重要作用 小脑可被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三个主要 功能部分 (一)前庭小脑(vestibulocerebellum) 结构:绒球小结叶, 与前庭核有往返纤维关系 前庭器官→前庭核→绒球小结叶→ 前庭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肌肉 功能:维持身体姿势平衡 损伤表现:站立不稳, 晕船病消失 位置性眼震颤(positional nystagmus) (二)脊髓小脑(spinocerebellum) 结构:蚓部和半球中间部 功能:协调运动, 调节肌紧张 前叶蚓部:抑制肌紧张, 倒置性安排 前叶两侧部:易化肌紧张(占优势), 倒置 后叶中间带:易化肌紧张, 协调随意运动 损伤表现:意向性震颤(intention) 小脑性共济失调(cerebellar ataxia), 肌张力↓ (三)皮层小脑(corticocerebellum) 结构:后叶外侧部 大脑皮层→脑桥核→皮层小脑→ 齿状核→丘脑外侧腹核→大脑皮层 功能:参与形成运动计划和编写运动程序 在精巧运动学习过程中尤其重要 损伤表现:精巧运动受损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自主神经系统也称内脏神经系统,其主要 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 (一)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 节前纤维(preganglionic fiber) 节后纤维(postganglionic fiber) 交感神经:脊髓胸腰段灰质侧角 副交感神经:脑干的脑神经核和脊髓骶段灰质 1.交感神经: 中枢部位:T1-L3灰质侧角 神经节位置:远离效应器 神经纤维长度:节前节后 纤维数量:节前:节后=1:11-17 支配效应器:较广泛,几乎所有脏器 2.副交感神经: 中枢部位:脑干 神经节位置:离效应器近 神经纤维长度:节前节后 纤维数量:节前:节后=1:2 支配效应器:局限 (二) 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自学复习) 促进糖元分解, 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循环 心跳加强加快 心跳减弱减慢 大部血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