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xx矿井选煤厂浓缩车间降水及基坑支护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 制:
审 核:
安全监察: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xx集团xx建设有限公司xx处
xx项目部
xx年 xx月xx日
~ PAGE 1~
一、降水
1、概况
xx矿井选煤厂浓缩车间工程由煤炭工业部xx设计研究院设计,xx监理公司负责监理,xx公司xx处承担施工。
本工程包括四个浓缩池,一个泵房(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一个循环水池,一个清水池,总建筑面积5540㎡。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浓缩车间土层分布由上至下主要有杂填土、淤泥质粘土、褐黄色粉质粘土、灰色粉质粘土等组成。渗透系数和溶水量大,受季节影响地下水位拨动变幅约1m。枯水期地下水位相对标高为-4m,雨水期地下水位相对标高为-3.1m,当地自然相对标高约为-1m,基础底标高最深处-9.2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2、降水方案选择及布置
因浓缩车间之泵房、底流巷道、循环水池、清水池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无法进行施工,参照厂区各个工程降水所采用的方法,本工程采用疏干井降水。
(1)无压非完整井点降水相关计算:
①井点管的埋设深度
H≥Hi+h+iL+I
式中 H井点管的埋设深度(m);
Hi井点埋设面距基坑底面距离(m) 取9.2m
h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点的安全距离(m) 取1.0m;
L井点管中心距基坑边距离(m) 取25m;
i降水曲线坡度 取1/5;
I滤管长度 取2m ;
H≥Hi+h+iL+I=9.2+1+25×1/5+2 = 17.2m,取
②涌水量计算
Q = 1.336K(2H-S)S/LgR-LgXo
式中 Q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d);
K土的渗透系数(m/d) 取50;
H含水层厚度(m) 计算暂取12m;
R抽水影响半径(m),R=1.95×S×(HK)1/2 =48m;
S水位降低值(m) 取1m;
Xo基坑半径(m) 实际约40m.
本工程以无压非完整井计算
Q = 1.336K(2H-S)S/(LgR-LgXo) = 1.336×50×(2×12-1)×1/ (Lg48-Lg40)
= 19403.6m3
③计算井点数量及间距
单井出水量q = 65π×d×I×K1/3(m3/d)
式中 d滤管直径(m);
I滤管长度(m);
K渗透系数(m/d).
q=65×3.14×0.5×2×501/3=752 m3
需用井点数量:1.1Q/q = 2×19403.6/752 = 28.4取29
井点布置见下图(图3)
图3 井点布置图
3、排水措施:
在浓缩车间东、西、南侧布置三道排水管,据外围井点1m,水泵采用175QJ15-2612型潜水泵,排水管采用DN150钢管,井点与排水管之间用Φ50钢丝塑料管连接,水排至通风机房南侧的雨水沟内。
降水材料:
序号
名称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1
水泵Φ50出口潜水泵
175QJ15-2612
台
29
2
钢丝塑料管
Φ50
米
780
3
钢管
DN150
米
520
4
钢管
Φ50
米
15
(2)排水路线见下图(图4):
图4 排水路线图
二、基坑支护
1、概述
该工程现地坪平均标高-1.60m,泵房部分基底标高-9.20m,最大挖深7.60m,底流巷道基底标高-7.80--8.60m,最大挖深7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基坑地质情况分为三段:第一段,粉质粘土:厚约3.0 m,粘粒含量较高;第二段:粉土含砂,褐黄色,厚约2.0 m;第三层,淤泥质粉土,厚约5.0m,饱和,振动析水,局部含砂质薄层。
据了解,场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入渗为主地下侧向径流为次,排泄途径主要为地面蒸发及人工开采。目前正采用井点降水,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坑底部以下。
3、施工准备工作
(1)全面调查施工现场和锚杆深度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联系业主单位协调解决。
(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控制桩、水准点和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工作。基坑开挖范围内所有轴线桩、水准点都要引出机械施工活动区以外,并加以保护。
(3)根据轴线桩、外墙桩、施工图纸、测放井位、桩位和基坑开挖线,并加以保护。
4、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1)设计依据与计算
①设计方案的确定
由于基坑设计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设计放坡比率为1:1,为保证基础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并最大可能的减小回填量,基于以上原则,决定采用管井井点降水,选用喷锚网(土钉墙)支护技术。
本工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