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震后路基滑坡的整治措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震后路基滑坡的整治措施 曹珍平 ,赵丽华 (1.绵阳市川交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大连交通大学) 摘 要:在对羊洞岩公路边坡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充分勘测基础上,对滑坡的形成机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 析,综合比较了棚洞方案和综合处理方案后,提出了羊洞岩公路边坡滑坡的整治措施。 关键词:边坡滑坡 ;成因机制;整治方案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0)05—0036—01 0 前 言 控制性构造)与石坝一观音店断裂之间,并紧倚石坝一观音 “5.12”的汶川特大地震导致 四川省道 105线里程桩号 店断裂 ,次级褶皱构造较为发育;岩层在其构造应力的反复 K233+800~K233+920段公路左边坡滑坡而将公路掩埋 , 作用下 ,地层多为浅变质,裂隙及揉皱现象较发育,表层岩石 致使交通断道,经奋力抢通,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风化破碎。 为确保公路的正常营运,公路边坡滑坡工程地质环境不致于 1.2 公路边坡滑坡变形特征 进一步恶化,在充分勘察羊洞岩公路边坡滑坡的工程地质条 公路边坡滑坡以139。为主滑变形方向,长为 180m,前 件下,对滑坡的形成机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了 缘于公路上的宽度为 120m,平面上呈 “马碲形”;其中滑坡 棚洞方案和综合处理方案后 ,最终确定采用加强排水系统 中前部隆起处产生一系列张拉裂缝,裂缝宽度一般为5— (做截水沟)、喷射压浆稳定边坡、粘土封闭裂隙缝以及坡脚 8cm,缝向弧翼变小直至闭合;纵向上呈 “V”字型,裂面上陡 矮墙的综合治理方式对该段滑坡段进行临时处置。通过对 下缓,直至闭合,裂缝可见深度达0.3—0.5m;裂缝纵、横交 该路段的观测,后期确定处治方案。 织,规模不太大,贯连性较差,竖向位移参差不齐;由于土性 1 地质概况 的差异及不均匀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变形裂缝的贯连发 1.1 滑坡形成的地质背景 展,剪出口迹象较明显;前缘斜坡上呈现一些微开的张拉裂 公路边坡滑坡体为涪江右岸崩坡积物堆积体滑坡,滑坡 缝,斜坡上表现出小规模滑坡 (塌滑),有 向坡内牵引之势。 主要由崩坡积物组成 ,呈微阶梯状斜坡地形,滑坡周边轮廓 据钻探揭露土体结构中最不利组合分析确定软硬土体的组 在平面上呈马蹄形 ,原路面高程为642.18~642.91m,拔河 合界面为滑坡变形体的滑移面或潜在滑移面。公路边坡形 高约在 18m,由公路以上至后缘,高程逐渐增高,总体地势 成主滑坡及次级滑坡 ,其中K233+800—840边坡较低。 呈北西高南东低之势,坡面总体向涪江方向倾斜,后缘基岩 1.3 滑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形成峻坡地形;现滑坡处路基标高为468.40—650.72m,顺 收集区内工程资料 ,类 比区内同类工程 ,并结合场地工 河方堆弃了大量的便道施工开挖物及民房重建建筑垃圾物。 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确定岩土的有关物理力学指标值见 工区位于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南坝大断裂 (主中断裂一发震 表 1。 表 1 场地主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值 注:中风化砂板岩桩端承载力标准值 3500kPa,微风化砂板岩桩端承载力标准值4500kPa。 2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2)修建公路人工切坡后,存在 35.0—40.0m的临空高 根据对滑坡地段的现场勘测及分析 ,产生滑坡的原因有 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导致应力重分布,其结果是顺边坡 以下几个方面。 产生一系列的裂隙且边坡脚处拉应力集中,而拉应力集中处 (1)滑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