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浅谈钻孔灌注桩断桩补救方法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灌注桩主要用于桥梁基础的施工,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在工民建、公路、铁路、水利等多种工程基础上,灌注桩在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时,时常遇到混凝土导管漏水、堵管及导管拔出混凝土面等事故,导致断桩,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及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按照规定,混凝土灌注桩一旦发生断桩事故,就视为废桩,由设计部门重新设计补桩。
由于导管拔离了混凝土面,混凝土浆面与桩孔内泥浆和水因无导管隔离而掺合在一起,因此,应提出导管清理,重新下入导管,进行二次灌注混凝土接桩。
下面就对混凝土灌注桩的断桩原因和补救措施谈几点个人的浅论,与同行们做一探讨。
1、断桩原因分析
1.1导管隔水塞下滑
浮球直径较小不规格或未挂牢固,首盘混凝土在料斗还没有装够混凝土(容量不够)的情况下,隔水塞滑落桩孔内,混凝土没有埋住导管,而造成导管进水断桩。
1.2导管接头漏水
导管分节接头胶垫垫的不平整或胶垫老化,导管接头法兰盘变形或连接不牢固,以及导管在使用前没有经过过水试压,导致在灌注混凝土期间导管漏水。水下混凝土只有首批混凝土与水接触,其他部分的灌注只要发生与水接触就形成断桩。
1.3测量不准确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安排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测量,或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未能准确的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造成导管提升过快、过高,导致导管拔离了混凝土面,使泥浆侵入了混凝土内导致断桩。
1.4坍孔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导致断桩或缩孔。
1.5导管堵塞
施工期间,由于混凝土和易性差(拌和物离析泌水、拌和物松散、流动性差等),施工气温高,拔管次数少,埋管过长,导致拔不动导管,造成断桩事故。
提管间隔时间过长,致使混凝土在管内或导管在混凝土中初凝而造成堵管,也是导致断桩事故的原因之一。
2、接桩方法
2.1发生断桩后,应准确测量到桩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为处理事故提供可靠的数据。
2.2将导管提出桩孔外进行清理,用水冲洗干净,并检查接头是否变形,胶垫是否老化,发现问题及时校正和更换。
2.3 在桩内原有混凝土初凝之前,重新下入导管,导管底部距原有混凝土面0.6~0.8 m,但必须测量准确混凝土面位置。
2.4先用泥浆泵抽排孔内混凝土面上的泥浆沉淀物,同时向孔内注入清水,再用高压水泵冲散孔内泥浆,这样能减少已浇注的混凝土结合面上的浓度。
2.5 重新在导管顶端料斗中吊挂好隔水塞(浮球),将混凝土倒入混凝土料斗进行二次灌注,混凝土的灌注数量根据桩的直径计算容量,确定埋管深度,导管至少埋入混凝土中1.0 m以上,然后用钻机再将导管重新插入原有混凝土面(断桩前混凝土)中1.0m
2.6混凝土经导管输送到桩孔向孔底扩散,并迅速将导管下端埋设,同时由于混凝土的重量加下落速度,将导管内的水和泥浆压向孔底,对已灌注的混凝土结合面冲洗起到一定的作用,随后混凝土不断地输送到被埋设的导管下端,从而迫使先前关注尚未凝结的混凝土向上和四周推移,首批灌注的混凝土始终处于最上层。
二次灌注接桩的水下混凝土按桩孔1.0 m直径、1.8m高计算,混凝土数量不到1.6 m3,此部分混凝土中及接桩结合面掺和有部分泥浆,因此混凝土灌注的高度要相应增加1.8 m
2.7采用二次灌注法处理接(断)桩施工时,必须一次多灌注混凝土,以保证发生断桩事故混凝土结合处的质量。
2.8检测:采用混凝土探测设备检测接桩质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预防断桩的措施
3.1应选用250—300mm直径的
3.2为使混凝土有良好的流动性,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0.5~0.6之间,坍落度18~22cm,粗骨料粒径以20~40mm为宜,含砂率应为45~50
3.3首批混凝土灌注量要确保导管底口埋入混凝土深度大于1.0m,其后保持导管埋深在1.5m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期间,每盘混凝土灌注完后,必须派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用测绳对混凝土面进行测量,准确测算埋管深度,确保导管提升高度的准确性。
3.4导管埋深深度控制在2—4m,最大不超过6m
3.5提升导管后,要保证导管底口插入混凝土中至少1.0m以上。
4?、结束语
以上对混凝土灌注桩的断桩原因和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同行们对于断桩处理及补救的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断桩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