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的女性和女学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docVIP

郑观应的女性和女学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郑观应的女性和女学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早期维新派思想家、著名资产阶级实业家郑观应,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对女性和女子教育有初步的探索。其思想体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特征,为中国妇女的解放与进步做出了贡献;但他认为女性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为贤妻良母,并未完全摆脱时代的局限性。本文以其女性和女学观思想为基础,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郑观应;女性观;女子教育   [中图分类号]K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54-02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实业家,终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同时对中国妇女问题和女子教育问题也特别关注。有关女性及女学的一些观点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对郑观应女性和女学观及其形成原因略作分析。   一、郑观应的女性观   (一)猛烈抨击溺女   宋明以来,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日渐低下,至清代,溺女风气盛行。郑观应言:“溺女之风,近世各直省所在多有,相习成风。”①足见溺女现象的普遍。要使妇女享有平等的基本权利,就要消除溺女现象,尊重女子的生命,让女子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利。早在1873年,郑观应在其著作《救时揭要》一书中就有《劝戒溺女》一文,集中体现了其反对溺女的思想。在文章的起始处就对溺女的行为猛烈抨击,认为“溺女一事,罪孽甚大”。②“溺其现生之女,冀其未来之子,一念之恶,已干天怒”。③为了改变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郑观应甚至采取贬男褒女的策略,指出在家庭中育女并不比生儿逊色。“有此女未必遂贫,无此女未必致富。嫁奁乃称家之有无,女家不争男家之物,男家岂责女家之资?世有贫子不能娶,未见有贫女不能嫁者。吾见子之多逆于亲,未见女之敢逆于母。可知生子未必尽佳,生女何尝不善?”④同时指出,女性在人类繁衍中是不可缺少的链条。“盖使一人溺女,人咸效之,则人将无女;人将无女,则人将无妻。彼欲绝人,天讵不早绝之乎?”⑤为了解决溺女问题,郑观应倡导设立保婴会。“凡地方贫户生女,力不能留养者,准到局报明。每月给白米一斗,钱二百文,以半年为度,半年之后,或自养或抱送,听其自便。实则半年之后,小孩已能嬉笑,非特不忍溺,亦必不忍送堂矣。”⑥郑观应在劝戒和呼吁民间停止溺女的同时也认识到必须由政府参与建立各类育婴、保婴组织,才可挽救更多女婴的生命。   (二)强烈反对妇女缠足   女子缠足至少自宋代起就已被社会认可,至清代已成为对女性审美的重要标准之一。来华传教士对缠足、包办婚姻等陋俗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评。指出缠足摧残妇女的身体,使妇女血气不行,“步行艰难”,进而“召痼疾”、“戕生命”。早期维新派也对此予以激烈的批判,他们主张革除缠足陋习。“承平之日”,缠足“已渐遏其生机”,到了“乱离之秋,无异坑之死地”。⑦   郑观应早在甲午战争前,就在《易言》一书中反对缠足的陋习。他说:“人生之不幸,做女子身更不幸。而为中国之女子,贼肢体,迫束筋骸,血肉淋漓,如膺大戮,如负重疾。”⑧缠足给妇女造成的悲惨境遇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说明。郑观应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悲夫!中国四万万人,方保护之不暇,而必执我四万万人之半,束之缚之,桎之梏之,成废疚之徒,置无用之地。以求其所谓适观,所谓入时,为燕幕鱼釜之乐。而不知殊方异族,正喜其自戕、自贼、自弱、自毙,待时而动,如摧枯朽也。”⑨裹足不仅对妇女没有任何益处,而且还造成中华民众的柔弱。因此,郑观应主张颁布禁止缠足令,如有违反,则“罪其家长,富贵者停给诰封”。⑩废除裹足是对女子身体的解放,只有身体解放了,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这是发展女子德育、智育的根本前提,并使社会风俗为之转化,达到兴利除弊的作用。   二、郑观应的女学观   (一)女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在19世纪60~70年代,郑观应就指出:“世人只知男子不读书吃亏,不知女子不读书,孤陋寡闻,吃亏更大。”11在《盛世危言》中专门撰写了《女教》篇,其中就当时我国的女子教育与西方各国作比较,他说:“泰西女学与男丁并重,人生八岁,无分男女,皆需入塾,训以读书、识字、算术等事,塾规于男塾略同。”12他介绍了泰西女学的情况,称赞西方各国女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主张参仿西方各国,设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读书。郑观应也认识到女子在家庭教育的环节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妇人失教不知书理,其所生子女故不知教育之法……若其母知书识礼,必常依依膝下,事事教导,受益良多”。13可见,女子是否接受平等的教育,对一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女学最盛者,其国强……女学次盛者,其国次盛……女学衰,母教失,愚民多,智民少,如是,国之所存者幸矣。”14   (二)创办女子学堂,使女子接受学校教育   传统的封建女子教育局限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