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中学数学运用反例教学的功能和案例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范冬生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反例教学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纠正错误, 克服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逆向性、辩证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反例教学;思维定势;逆向思维;创新思维
一 前言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探索活动,起初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尝试和判断,当学生在发散思维支配下,试验性地将特殊值法、反例法、模型法、观察法等应用在适当的问题上,并获得正确的结果时,探索便显有成效了.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彼特·凯姆所言:“当孩子们在帮助下发现那些基本规则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在初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通过构造反例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但由于教学大纲没有把反例法教学列入其中,仅仅作为学生参考的一种解题方法,也没有对初中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反例教学在初中并没有受到重视.而在高中阶段,教学内容相对于初中的内容来说越来越深奥、抽象,逻辑性更强,这就使得对高中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已经不单单只会模仿就能掌握知识了,学生还要懂得克服以往的传统思维习惯反向思考问题,因此反例法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数学家B﹒R﹒盖尔鲍姆和J﹒M﹒H﹒奥姆斯特得曾指出,数学有两大类——证明和反例组成,而数学发现也是朝着两个主要的目标——提出证明和构造反例.构造是数学探索和学习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我们经常通过构造例子、图形等等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不仅让我们的思维得到锻炼,视野得到拓宽,而且还能更好的克服思维定势,更好地掌握反向逻辑的思考方式.而构造反例就是一个典型数学解决方法.在很多书籍和刊物上都提到相关的反例构造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
二 相关理论
要断定一个命题的正确性必须经过严密的推断论证,而要否定一个命题,只需举出一个与结论矛盾的例子即可.这种与命题相矛盾的例子称为反例.反例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反例、条件改变型反例以及关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反例.在数学的发展历史中,反例和证明同样重要.一个数学真命题往往需要严密的证明,而假命题则靠反例加以鉴别.通过构造反例来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进而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纠正错误以达到教学的效果,这样的一种教学叫做反例教学.反例教学是在逆向思维的引导下,突破思维惯性反方面进行思考、研究来达到教学效果的一种特殊教学方式.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一种突破习惯性正向思维束缚,有意识地去做与正向思维方向完全不同的探索的发散性反向思维形式.与传统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挑战,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人的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约束,得到的往往是一些习以为常的答案.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达到“制胜”.因此,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
三 反例教学的功能
(一)加深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
数学概念与定理是数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概念与定理结构复杂,条件结论犬牙交错,往往使人不易理解.在概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运用正面的例子来深刻阐明其数学本质属性,而且要灵活借助反例加深学生对概念中的关键词以及本质特征的认识,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 在学习“分式”的概念时,让学生讨论代数式是不是分式?很多学生认为代数式不是分式.而导致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学生对分式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
于是我们可以通过构造这个反例,让学生对照课本的概念加以讨论,在个人独立思考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分式的概念,也了解到判断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分式要根据概念看原来的分式,不能化简后再判断.
(二)纠正学生在解题中产生的失误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基本概念理解的不够深刻、对问题的思考也不够全面以及一些紧张情绪的影响等等,这一切导致了学生对题意的判断失误.而且这种失误很难通过正面途径检查出来.这时候举出反例就能在较快的时间内,更直观地反映出错误所在,并很快就能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
例如 从 4 辆 A 型和 5 辆 B 型卡车中任意调出3辆运送货物,其中至少要有A型和B型各一辆,则不同的调法有( )
A、70 种 B、72 种C、74 种 D、80 种
错解:从4辆A型卡车中调1辆有种调法、从5辆B型卡车中调1辆有种调法、再从余下的7辆卡车中调1辆有种调法,所以共有=140种调法.
从答案中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