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践耳钢琴作品《序曲第二号一一流水》与声色彩和美学研究
摘要:朱践耳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一向 以技术严谨、和声丰富、中西结合著称。《序曲第二号一一 流水》写于1956年,当时作者在苏联留学,接受了先进的 西方音乐思想,并且尝试将西方音乐创作理论与中国传统音 乐元素结合起来。本文意在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和声色彩的分 析,从而达到剖析作品背后深层次的美学过程,力求在演奏 与欣赏这首作品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关键词:朱践耳;流水;和声;美学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13) 36-0092-02
朱践耳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一生主要致力于交响音乐 的创作,早年的时候他曾经留学苏联,所以音乐的创作风格 上受到了很多西方的影响,“他善于将西方作曲技术与中国 传统音乐相结合。”朱践耳的创作从时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 期:第一时期是苏联留学时期,这个时期里,“他完成了西 方音乐的整体构建,同时也结合中国音乐,发展出了一套独 特的作曲风格,在中西方音乐结合的方向上独树一帜;第 二个时期是文革”时期,在此期间,他的风格由中西结合 渐渐转到纯粹的民族风格上面,主要着重于音乐的逻辑性和 强烈的戏剧冲突;第三个时期是二十世纪80年代左右,这 一时期他的音乐主要由比较先锋派的和声和抽象的旋律构 成,成为中国音乐走向先锋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序曲第二号一一流水》这首作品,是朱践耳先生于1956 年在苏联留学创作的钢琴套曲《序曲二首》中的第二首,这 套序曲的第一首名叫《告诉你》。两首作品的主题均来源于 中国民间音乐,其中,第二首《流水》的主题就取自云南民 歌《小河淌水》。
原民歌的歌词是如下:
“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幽幽。 哎,月亮出来照半坡,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我的哥。
一阵清风吹上坡,吹上坡,哥啊!你可听见阿妹叫阿 哥。”
这首歌质朴的歌词描绘了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 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一个聪明伶俐的阿妹在山上望着月 亮,听着山下潺潺的流水声,想起了远方的阿哥,于是把对 阿哥的一片深情寄托在歌声中,希望远方的阿哥能够听得 到。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流水,飘向阿哥居 住的地方。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只用了简单的两句旋律,四 句歌词,重复一次便成了流传广泛甚至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声
乐作品,这种成功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首歌的优美绵
长的旋律。”两句旋律重复一次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式的“起承转合”四句结构,第一句,“
长的旋律。”
两句旋律重复一次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式的
“起承转合”
四句结构,第一句,“月亮出来亮汪汪,”旋
律自然上升,
正如阿妹站在山上,仿佛要让自己的声音传到
更远的地方,
能让自己的阿哥听到一样。重复一次的“亮汪
汪”,强调了环境中月亮的明亮,月亮的明亮既是心中的明 亮,心中的明亮要唱给阿哥听到,所以旋律急转直下,“想 起了我的阿哥”。上升的状态表示环境,下降的状态表示内 心活动,这种艺术手法在以前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成功的使 用,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即是这样一种 情形。后几句同样,前半句旋律上升,写的都是月亮和清风 等环境因素,然而后半句旋律下降,均是想起阿哥之后将阿 哥的形象寄托在清幽的河水、明亮的月亮和一阵清风之上, 从而将阿妹的思念之情借这些物象传达出来。歌词中不时地 出现“哎”、“哥啊”、“阿哥”等这样的呼唤的词语,传 达了阿妹对阿哥深深地思念之情。
《序曲第二号一一流水》使用钢琴演奏,第一部分右手 外侧音作为旋律,依然完整地保留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的旋律线条,与此同时,左手采用上行琶音作为伴奏,并且 省略根音,这样既突出了旋律,又避免过于复杂的西方音乐 的和声对东方曲调的冲突。低声部琶音紧跟着旋律出现的那 个音可以单另看做另一个声部,每一句两个声部都是从相差 一个八度的同音开始,渐渐拉开距离,然后又回到同一个音。 表情符号也是由弱到强然后再到弱,仿佛小河在低沉的吟 唱,人们在小河边上深呼吸,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左手伴奏 急转直下,直到很低的音域然后渐强再上升转到第二部分, 这个衔接过程仿佛小河流到了瀑布,平静的河水渐渐激起波 澜,然后流入大海。第二部分右手旋律由单音变成了和声的 琶音,力度上也由弱到强,这里小河流入了大海,然后泛起 浪花,左手伴奏运动的幅度也变大,强弱对比变大了很多, 如果说第一部分和声的颜色是冷色调的蓝和绿的话,那么第 二部分的和声颜色便是温暖的黄和红。过渡段双手平行四五 度交替出现,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仿佛是在给水滴折射 出的五彩光芒一个近距离的特写。中段朱践耳将原有旋律发 展变化,利用右手八度,加强旋律的力度,同时左手伴奏又 回到了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