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细读在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本细读在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摘要:茅盾为国内部分现当代文学作品所作的眉批集中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一时期他开始用清醒的 现实主义态度反省文艺的弊端,建立在细读文本基础上的 眉批无疑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的批评立场和着眼点。茅盾 没有对作家作品和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的二元对立的价值评 判,他以自己的阅读和批评方式表明,对小说作品的评价 决不能以意识形态标准代替艺术标准,而应尊重艺术规律 决不能以意识形态标准代替艺术标准, 而应尊重艺术规律 ? ■?* eaz 的特殊性,通过细致解读作品文本,切实挖掘作品的深层 意蕴,特别是那些作家创作的主观意图和艺术效果相齟齬 的地方。他的诗歌批评的风格尺度也始终建立在仔细品读 和揣摩诗歌文本的基础上,并且巧妙地将中国古典诗歌以 画理入诗、融绘画于诗情的笔法运用于自己的诗歌点评中, 使他的诗评充满表意的形象性。 关键词:文本细读;茅盾文学;眉批;文学批评 2 0世纪50—60年代,茅盾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陷入 了难以言说的困境。一方面,作为新中国的文化部长和文 联、作协的主要领导人,茅盾渴望以全新的创作实绩表达 他对新中国文艺政策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展现他作为 继鲁迅之后左翼革命文学旗手的风采;另一方面,自五四新 文化运动以来深植于内心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文学艺术审 美价值的一贯追求,又使茅盾的创作和批评理念很难完全 融入文学、政治一体化的时代风潮中。于是,他的文学批 评则呈现出较为矛盾和复杂的状态。《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 眉批本文库》汇集了茅盾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8 位中国现当代作家的4 0余种作品所作的眉批,在1996年 茅盾百年诞辰时出版面世。这套眉批本文库极为真实地记 录了茅盾对当时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作品的精细解读,也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文学审美批评的始终如一的坚守和 垂范。在21世纪的今天,重读《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眉批 本文库》,既是对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重温与反思,从中 寻觅到1940—19 60年代的政治文化语境在作家创作和茅盾 文学批评历程中留下的特殊印记,也可以发现文本细读作 为茅盾文学批评的灵魂在当下的跃动,以及对今天文学批 评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启发。 一、总共四卷的眉批文库包括长篇小说卷两本,即杨 沫的《青春之歌》和乌兰巴干的《草原烽火》;中篇小说卷 一本,内含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和茹志鹃的《高 高的白杨树》;诗歌卷所涉诗人诗作有阮章竞的《漳河水》、 《迎春橘颂》,田间的《田间诗抄》、郭小川的《月下集》 和闻捷的《河西走廊行》 1.1这里首先要介绍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眉批本 文库》的中短篇小说卷,它由茅盾对杜鹏程的中篇小说 《在和平的日子里》和茹志鹃的《高高的白杨树》等短篇 小说所作的眉批构成,其中对《在和平的日子里》的批语 就有59条,内容涉及到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与人物关系、 语言修辞和语境等。《在和平的日子里》是凭借《保卫延安》 蜚声文坛的青年作家杜鹏程在1957年发表于《延河》杂志 的中篇小说,刚刚结束了战争题材写作的作家将笔触伸向 了新中国诞生后的筑路事业 宝成铁路的修筑现场, 真实地描写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人在和平年代社会主义建 设中的英雄业绩,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反映了他们从战争状 态进入到和平年代之后思想改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单行 本出版的1958年7月,杜鹏程就将扉页上写着“敬请沈部 长指教”的小说赠予当时的文化部长茅盾。 1.2 一贯以扶持文坛新人为己任的茅盾,在繁忙的公务 之余对小说做了逐字解读。在59条眉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 针对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阎兴和梁建而作。他们是一对战 争年代的战友、曾经的团职干部,在纵横一千多里的铁路 工地上,又分别担任了拥有一万多名筑路职工的第9工程 队的正副队长,原本都有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英 雄理想的两个人却在这个特殊的战场走上了不同道路:阎兴 始终保持了在艰难困苦中“奋不顾身的革命劲头”,梁建面 对艰苦的筑路工程,以自己的奋斗历史和革命本钱作筹码, 逐渐丧失了奋斗的意志,多次萌生了逃离的念头。受时代 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杜鹏程的创作初衷是为了塑造阎兴 这样的英雄人物,小说中也不乏颂扬赞美之词。 1. 3但茅盾显然对梁建这个形象更有兴趣,每到与梁建 相关的章节,他都品读得格外细心:比如在小说的第45页, 作者描写了一段梁建在江边看到人们熙熙攘攘的日常生活 后的心理状态,看着卖柴禾、核桃、酸枣的老乡和修表、 钉鞋、算卦、耍猴儿的街头手艺人,梁建觉着:这些卖艺的、 挑担的、摆摊的、东奔西走混一碗饭吃的人,或许有他们 的难处,可是倒也逍遥自在。不是吗?他们随便捞几个钱, 把肚子塞饱,哪怕天塌下来,也不熬愁。任务呀,工期呀, 雨季呀,洪水呀,材料呀,图纸呀,计划就是法律呀,跟 自然界作斗争呀,与这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