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沫若创造的蔡文姬形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郭沫若创造的蔡文姬形象 郭涑若学刊2009年第3期(总第89期)戏剧研究 论郭沫若创造的蔡文姬形象 苏丹 (北京论坛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009) 摘要:本文试图对郭沫若于上个世纪20年代酝酿创造叛逆女性蔡文姬艺术形象与1959年的五幕历史喜剧《蔡文 姬》中蔡文姬的艺术形象作比较研究,对后者的艺术成就提出了一些质疑. 关键词:时代精神;主题思想;典型环境;断裂现象 中图分类号: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25(2009)03—0044—03 作家创造艺术形象,是否具有典型意义.除了作家对 他笔下的人物性格所赋予的饱满的程度外,还取决于作家 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对主题思想的科学阐释和对典型 环境的合理设计.在这方面,我们从郭沫若于上个世纪二 十年代酝酿创造的蔡文姬形象和1959年创作的五幕历史 剧《蔡文姬》的比照中,可以梳理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并获 得许多重要的美学思考.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妇女锵放运动的新纪元,妇女 问题,是当时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反对封建专制的重要课 题之一,也是当时作家在时代精神感召下从事文学创作主 要内容. 郭沫若于1926年4月出版了历史剧合集《三个叛逆 的女性》,含卓文君,王昭君,聂婪三个叛逆女性的形象.但 郭沫若最初设计的,不是聂婪,而是蔡文姬;只是在目睹了 1925年发生的五卅惨案以后,才写出了两幕历史剧《聂 婪》. 郭沫若在《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一文中说: 女性之受束缚,女性之受蹂躏,像我们中国一样 的,在全世界恐怕是数一数二的.在家从父,出嫁从 夫,夫死从子,一生一世都让她们从得干干净净的 收稿日期:2009—07—30 作者简介:苏丹,北京论坛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教师. 了.我们如果要解救中国,不得不要解放女性,我们如 果要解放女性,那么反对三从的三不从的道德, 不正是应该提倡的吗?Ⅲ 在郭沫若的创作构思中,《卓文君》是在家不从父的 艺术典型.汉代孀居的卓文君,在家不从父,与司马相如私 奔.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成都(《史记?司马相如 列传》).《王昭君》是出嫁不从夫的艺术典型.汉元帝时 代,王昭君被选入皇宫多年,却未得宠,自愿远嫁匈奴;当 她出现在汉元帝前时,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 动左右(《后汉书?南匈奴传》).元帝此前未见过这位妃子 的丰容,不禁大惊,想挽留却遭到王昭君的拒绝.未成书的 《蔡文姬》,原本是夫死不从子的艺术典型.大约在汉献 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蔡文姬嫁给卫仲道,但不到两 年丈夫死了,不久在战乱中被南匈奴虏获,嫁左贤王,同居 十二年,生二子,后为曹操重金赎回,归汉后再嫁陈留董 祀.遗憾的是,《蔡文姬》未能写出,第三个叛逆女性由聂婪 取代. 蔡文姬一生前后三嫁,中间的一嫁是外化的蛮子. 她和左贤王相处十二年,还是有爱情的.她的悲剧在于,当 曹操用重金赎她,左贤王竟然同意把她卖了.郭沫若认为, 胡人的卖她就是证明其不爱她,前日的外形的宠到此 才全部揭穿,所以文姬才决然归汉,而且才把她两个胡儿 都一道弃了.……我想她正是愤于胡人的卖她,愤与胡人 以虚伪的爱情骗了她,所以她才决心连儿子都不要了 …… .所以在我看来,我的蔡文姬完全是一个古代的诺 拉(今通译娜拉,易卜生话剧《玩偶家庭》中的女主人 公——笔者).【1】把文姬归汉,归结为她在爱情上受骗,在 人格上受辱,说明她是一个反专制,反虚伪的叛逆者,而且 把她说成是中国古代的诺拉,明显带有五四时期鼓吹妇 女解放的时代印记,说明了郭沫若准确地把握了五四的 时代精神. 1959年初,郭沫若创作历史剧《蔡文姬》,时代已经发 生了根本变化,反封建专制和争取妇女解放,已经不是时 代的主潮.郭沫若对蔡文姬和左贤王的关系,也重新作出 历史评价.郭沫若认为,因为爱护文姬,对于左贤王就不 能把他处理得太坏.蔡文姬和他生活了十二年,是有感情 的,如果他太坏,文姬却和他同居了十二年,那就连文姬也 糟蹋了.[21郭沫若重新发掘这一历史题材的积极意义.他 自认,我写《蔡文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曹操 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确实是有过贡献的 人.实际上,剧本以文姬归汉为主线,着力渲染曹操在统 一 北方以后,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而广罗人才,力修文治 的伟大功绩,具有影射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那种人才齐 聚,政治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主义建设日臻繁荣 的气象.剧本以古颂今的寓意,带有明显的时代的烙印. 所以,重睹芳华,歌舞升平,成了这部历史剧的主调.应 该说,郭沫若的历史剧,都或隐或显的揭示了某一时代的 精神及其社会风貌. 如上所述,因时代的因素,郭沫若先后构思的女主人 公蔡文姬,是以两个不同的形象和不同的性格特征呈现在 我们面前.前者的基调是悲剧,后者的基调则是喜剧.因 此,二者所要阐释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