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3、交联法 利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或酶蛋白与其它惰性蛋白之间发生交联,凝聚成网状结构,对酶行固定。戊二醛是应用最广泛的双功能试剂 * * * * 六、酶工程的应用 酶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工业、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中。 另外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上也有应用。 * * 应用一:酶法生产高果糖酱 1:为什么要生产高果糖酱 果糖的甜度是葡萄糖的1.7倍,而且甜味纯正 * * 2:需要用到的酶: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异构酶等 3:工艺流程示意图 * * 应用二、酶法合成丙烯酰胺合成 1传统的丙烯酰胺合成生产及其缺点 传统丙烯酰胺合成合成:丙烯 腈与丙酮在催化剂浓硫酸 缺点:反应物浓度低,转化率低,反应物中残留金属铜合丙烯腈,影响产品质量 2 酶法合成丙稀酰胺 腈水合酶催化 条件温和、产率高,没有副产物 3. 酶法合成 * * 应用三:酶法生产L-氨基酸 1 氨基酸的用途: 人体必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 补充营养和治疗某些疾病 增味剂和畜禽的饲料 高分子材料:聚赖氨酸 * * 化学合成——酶拆分方法 氨基酸酰化酶 1969 年,该酶被固定在DEAE-葡聚糖载体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固定化酶。 * * 3 、酶法工艺生产L-氨基酸 * * 应用四 酶法合成、半合成抗生素生产的重要中间体 1、酶法的好处: 发酵法存在一些缺点:抗菌谱窄、副作用大等。 而酶法则可生产抑制耐药性和新型广谱抗生素 * * β-内酰胺环是青霉素的有效成分,若对青霉素分子进行改造,可通过三种途径,即更换侧链、改造羧基和改造母核,一般第一种较多。 * * 2、合成过程:青霉素酰化酶 * * 作业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有哪些特性 请简单列出微生物发酵生产酶制剂的工艺过程。 * Thank you! * * * 酶工程 * * 酶催化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 * * (二)酶的催化反应机理 1 酶的活性中心 指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1)结合基团:与S结合的基团。 (2)催化基团:直接参与催化反应的基团。 酶的活性部位,不仅决定酶的专一性,同时对E的催化性质起决定作用。 活性部位的基团都是必需基团,必需基团还包括活性部位以外的,对维持空间构象必需的基团。 * * * * * * 2 关于酶与底物分子结合的假说 (1).中间络合物学说:底物先与酶结合成不稳定的中间络合物,然后再分解释放出酶与底物 证实:H2O2 + 过氧化物酶 (H2O2 —过氧化物酶) ( 褐色) ( 红色) 645\587\548\498nm 561\550nm (H2O2 —过氧化物酶)+ AH2 过氧化物酶 + A + 2H2O ( 红色) ( 褐色) * * (2)锁-钥匙学说:1890年Fisher提出。 该学说认为酶的天然构象是刚性的,如果底物分子结构上存在着微小的差别,就不能契入酶分子中,从而不能被酶催化。 * * (3)诱导-契合假说:Koshland提出 当酶分子与底物接近时,酶蛋白受底物分子的诱导,其构象发生了有利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楔合,进行反应。 * * * * (三)酶催化反应的速率理论 基础知识: 在反应体系中,任何反应分子都有进行化学反应的可能,但只有能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度(能阈)的活化分子,才能在碰撞中起化学反应。 能阈——活化能:活化分子处于活化态,活化态与常态的能量差,也就是分子由常态转变为活化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达到或超过能阈的分子——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提高活化分子数量的途径 ①对反应体系加热,照射 ②降低活化能 * * 2. 酶高效催化的理论 酶催化能够降低活化能,是非酶催化1/3以下。 * * (1)邻近和定向效应 (2)酸碱催化 (3)张变和扭曲效应 (4)共价催化 (5)多元催化与协同效应 * * (四)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1 概念 热力学:研究一个反应能否进行,进行的程度(反应物转化成产物的多少),只考虑始态、终态,不考虑历程(如何反应)。 化学动力学:研究(1)反应速度(2)反应条件对速度的影响(3)反应步骤(4)反应机理(以便估价、控制、应用)。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光伏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doc VIP
- 2023光伏逆变器高加速寿命试验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32004-2013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pdf VIP
- LMQ.C型立式灭菌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初中数学_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课件设计.ppt VIP
- 《干旱半干旱区光伏电站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导则》编制情况说明.docx VIP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pdf VIP
- NBT 32001-2012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教学设计.doc VIP
- NBT 32008-2013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