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建国前我国课间操的演变与发展
第28卷第5期江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
2004年1O月JOURNALOF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Vo1.28No.5
0ct.2I)O4
文章编号:10(30—5862(2oo4)o5—0467—05
论建国前我国课间操的演变与发展
陈颖悟,熊百华,余万予2,林素梅
(1.井冈山师范学院体育系,江西吉安343009;2.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3)江西金牛集团子弟学校,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课间操作为学校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曾发挥其特殊的功能.但随着
人们对教育,体育认识的深入,对过去乃至目前课间操的内容,形式既有争论也有困惑.该文试图对我国
课间操的产生,发展进行探讨,旨在总结历史经验,为更好地发挥课间操(大课间)的教育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国前;早操;课间操
中图分类号:G831.1文献标识码:A
我国古代学校就有诸如郊游,课外活动和课间活动的记载,尤其到明朝后,随着书院的兴起,一些书院
就已明文规定课间进行体育锻炼.如: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常熟知县耿橘在《请修文游书院申》中规定设
射圃于书院之后,意者多士讲习之暇,即赴此习射,盖文武并进之术也.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颜元主持
漳南书院时,针对当时科举取士之弊端,强调实学,实事,实行,实习的学风,习读之余,颜亲领诸生
在步马射圃之中举石,击拳,超距(跳高,跳远,跨越障碍),开展体能训练.但由于受儒家思想(重文轻武)影
响深远,正如《国民体育学》(1902年)作者所言我们中国人,受了文弱的病已有数千年了,还有好男不当
兵的那句荒唐俗语深入人心,甚至到近代国门洞开后,在操场蹦跳的学生仍被指责为数典忘祖,舍己
之田而耘人之田.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的学校体育包括课间操要步上正轨,其历程注定是曲折的,艰难
的.
1近代课间操的产生
近代中国历经外侵战乱后,国人在心理方面的挫折,民族自信心的丧失,顿由极端的自大,一变而为非
常的自卑.于是开始了庙堂人物积极的模仿外国的坚船利炮,造船厂,买大炮的自强运动.而后自强运动失
败,转又效仿西方的文明制度以维新方式,兴起于朝野.改政体,废科举,兴学堂,建新军等措施,风起云涌,
弥漫全国.其中的兴学堂,建新军与中国今日的体育制度关系密切.
1.1早操的出现
民国前,晨间活动普遍在学校开展.随着军事学堂的创立,以强健士兵体魄的早操训练产生了.如:光绪
6年(1880年)设于天津的水师学堂早晚进行英式兵操的训练.光绪7年五月十三日(1881年6月9日)广
东实学馆(西学馆)的功课规定:学生至学业有成,将下船学习,前数月教以洋枪队伍步伐口号,每日早晚在
场操演两次,均自六点钟至七点钟止.凡六月而毕.1906年,杰出的革命家秋瑾担任浙江绍兴大通师范学
堂校长并兼体育教员后,每天清晨带领学生到城外的大操场进行长达三节课时间的军事项目的训练.此
外,一些师范学堂也已有晨间活动了.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湖南学堂的《学生生活通则》中,规定有晨
间活动,以习徒手体操与武术为主要内容,由体操教师指导.
1.2清末教会学校的课间活动及清华学校课间操的出现
近代课间活动最早在教会学校出现.如1884年耶稣教美以美会在江苏镇江设立的女子学校的《校规》规
收稿日期_2004—03—17
作者简介:陈颖悟(1968一),男,江西莲花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
468江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04血
定:本校上课每日从8时开始,11时半午食,午后上课从1时到4时结束.在休息时间中可使用以备好的器
具各自进行游戏,1885年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烟台开办的汇文书院,每日上午有一次课间活动,称为放小
学,常作抢球游戏.在那个时候,这种简单的游戏活动,有人还认为是误人子弟,甚至引起少数同学退
学,足可见我国儒家教育思想影响的深远程度.清华(即今清华大学下同)建校(1911年2月)伊始,就由美籍
教师舒美科(Shoemaker)与布礼士(D.K.Brace)推行强制运动,使体育活动(归功于马约翰老师的指导)得以
普遍及平衡发展,从台湾学者苏云峰着的《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年)一书中可知,1914年清
华学校就已有组织地开展了课间操活动,这比目前公认的我国课间操于1921年在北京师大附中首创实际还
要早七年.
笔者认为课间操之所以会在那时于清华学校产生,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中国学生的体质
确实很差,如林语堂在其名着《吾国与吾民》中揭露的汉代以来的生命虚弱和精神退化,即使我们单纯考虑
身体现象,也可以明显看到几千年来文明生活影响的痕迹.中国人使自己适应了这样一种需要耐力,顽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