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丰台一模试题第16题阅卷说明
一、原题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6题。
江城子[1]
苏 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2]。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3],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4]。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5]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释: 【1】词人有自注云“丙辰十月,晚登超然台望月作”。当时苏轼已在密州为官两年,即将离官别任。【2】马耳九仙山:马耳、九仙山均为山名。【3】高台:超然台,旧称北台。【4】联拳:(鸥鹭)群聚的样子。【5】使君:此作者自指。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头“前瞻”三句描写的是眼中实景,写作者登台远望,马耳山、九仙山连绵起伏,耸入云间。
B.本词下片“小溪”三句写了这样的场景:溪畔鸥鹭安静地聚在一起,偶或翩翩飞离,犹如点点轻烟。
C.词的结尾“垂柳下,矮槐前”两句描写的是作者曾经娱乐歌笑之处,含蓄地表达了虚度光阴的懊恼。
D.本词抒发了作者在即将离官别任时对密州山水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融入了些许人世沧桑的喟叹感慨。
15.下列词句中“回首”的含义与本词中“回首便他年”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B.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无因转还泛,回首眷前贤。 (鲍泉《江上望月》)
D.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6.本词下片表现手法多样。请任选其一,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6分)
答案示例及评分标准:
14. (3分)C【不懊恼,而是留恋眷恋】
15. (3分)A
16.(6分)答案示例:
下片开头巧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静谧美好的画面。首先,苏轼化用杜甫名句“沙头宿鹭联拳静”,形象描写了鸥鹭小溪聚集栖息的静谧画面;接着又以动衬静,写鸥鹭偶或翩翩飞离,犹如点点轻烟。尤其是鸥鹭的翩然飞离,似乎又暗喻作者的即将离去,含蓄地抒写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整个画面动静结合,极富有诗情画意。
【评分标准:点明具体手法1分,结合具体词句分析4分,语言表达1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第16题阅卷评分细则说明
本题共6分,从以下几方面赋分:
1、指出下片中运用的具体手法,1分。比如:动静结合、用典、虚实结合、联想、比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衬托等。
2、结合词句具体分析,3分。(注:只译词句2分。)
3、点出情感,1分。比如:表达作者对密州的眷恋不舍、对人世沧桑的感慨等。
4、写出表达效果,1分。
三、学生优秀答案(6分)示例
1、下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溪畔鸥鹭群聚,翩翩运去的景象,虚写作者曾经在垂柳下、矮槐前度过的欢歌笑语的时光,表现了作者对于光阴飞逝、人事凄凉的慨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即将离官别任,对于密州山水景物的眷恋之情及对于往事欢乐情景的怀念。虚实结合,丰富了词的内容,产生无穷的韵味。
2、下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去翩翩,点轻烟”,作者把飞离的鸥鹭比作点点轻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鸥鸟离去的轻盈,代指自己也如鸥鸟一般要离官别任,联想自己两年的岁月,表达了对密州山水的眷恋不舍,也表达了情随事迁、世事变化对人世沧桑凄凉的感慨,希望自己能如鸥鸟一般轻松地离去。
3、下片运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写出了“溪边鸥鹭安静地相聚,偶或翩翩飞离,犹如点点轻烟”,“垂柳下,矮槐树下作者的欢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对美好往事的回忆,无不尽显作者对密州的留恋之情。然回首往事“人事凄凉”,美景之中更带出些许的人世沧桑的感叹,情景交融,令人回味。
四、学生答案抽样得分情况分析举例
1、下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溪畔的鸥鹭安静地聚在一起,偶尔翩翩飞离的景象,将飞离的鸟儿比成了点点轻烟,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景象,想到自己即将远离两年的密州,表达了对离去的悲伤之情,也表达了对密州美好生活的赞美与不舍,以及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垂柳下,矮槐前”的娱乐歌笑的美好回忆,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惆怅、愤懑之情。(“拟人”手法出错,5分)
2、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下片前三句溪畔鸥鹭群聚在一起,偶或翩翩飞起,犹如点点轻烟,四五句写看到鸥鹭翩然飞去,想到自己人事凄凉,即将离官别任,不要忘了我曾经在垂柳下、矮槐前的笑歌,表达作者离官别任的不舍眷恋之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结合手法具体分析不够,4分)
3、本词下片托物起兴,以鸥鹭聚集飞离引发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叹,动静结合,既有“静联拳”又有“去翩翩”,同时也以鸥鹭自喻漂泊官场聚散无常。“轻烟”与后文的“人事”之沉重形成对比反差,更加体现了作者回忆往昔时的无奈与对人世沧桑的无尽感慨。(开始的手法有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