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王庄墓群一号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片.docVIP

萧王庄墓群一号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萧王庄墓群一号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片 文博论坛 萧王庄墓群一号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片 胡广跃 (济宁市汉任城王墓管理所山东济宁272031) 在济宁城北萧王庄一带,原兀立着九个高大土蟓,当地群 众俗称为九女蝈堆或九米蝈堆.由于多年来风雨剥蚀和 人为破坏,现地面仅存土塌4个(编号M卜M4),其余均被夷为平 地.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王庄墓群.1992年济宁 市文物局对墓群中的一号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出土陶器, 玉器,铜器等文物近200余件,其中玉衣片32件.据出土文物及 墓葬形制特点等分析,一号汉墓主人乃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之孙, 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 玉衣片玉质多样,多数青玉质,少数白玉,微透明,温润有 光泽,皆受沁较重,有的呈鸡骨白色,其形状有长方形,梯形, 正方形及不规则形状.均两面磨光,四角穿孔,有的片孔尚存银 丝.长方形玉衣片,长4.5厘米,宽2.6厘米,厚0.32厘米.方 形玉衣片,边长3.58厘米,厚0.32厘米.梯形玉衣片,长1.95厘 米,宽1.8厘米一2厘米,厚0.28厘米. 玉衣又称玉匣,它是由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 金丝,银丝,或铜丝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 缕玉衣,铜缕玉衣.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汉代用玉衣敛葬 源于商周时期缀玉面罩和缀玉衣服.目前发现最早的是西周的缀 玉面罩,由印堂,眉毛,眼,耳,鼻,嘴,腮,下颌,髭须等13 片组成,各琢其形,有的还刻上纹饰.玉片上均有fl,~L,穿缀于 织物上,覆于死者脸面,合成五官七窍.东周时,周王室的权利 被削弱,各诸侯国与之分庭抗礼.以往等级森严的礼制被打破, 表现在丧葬制度上,便是厚葬的兴起.此时期重视尸体的保存, 认为尸体在人死后升天时有用,以玉护身能使尸体不朽,成为一 种流行说法.《墨子?节丧》抨击诸侯死者虚车府,然后金玉 珠玑比乎身,说明使用珠玉葬服的情况已相当普遍了.丧葬用 玉,珠玑玉匣最为高贵.199年,苏州真山9号墩吴王墓出土了. 5 大量玉器,除发现玉面罩外,还首次揭开了春秋时期王侯贵族的 珠襦玉匣葬服的样式.吴王墓出土的珠襦玉匣,腰以上用珠,以 珠为襦;腰以下用玉,以玉为匣;腰系玉片连的腰带.它向人们 显示了玉衣的早期形式. 两汉时期统治阶级讲究养生送死,视死如生,除了营造豪华 墓室外,就是制作大量的随葬品.由于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 份,有非常严格的制作工艺要求,汉代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 玉衣制作的机构——东园匠,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玉石进行选 料,切割,钻孔,琢制,抛光等lO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衣按 人体不同的部位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然后用金,银,铜缕 等连缀成人体的形状.据《后汉书?礼仪志》载:皇帝崩后黄 绵缇缯金缕玉柙如故事,大贵人长公主铜缕.实际上,这套 玉衣制度是东汉时才严格建立,因为东汉的诸侯王和高级墓葬中 只发现了银缕和铜缕,未见金缕玉衣,而西汉诸侯王墓出土的玉 衣片大多数是金缕玉衣,这说明西汉尚未形成严格的分级使用规 定.东汉时期除皇帝外,任何人使用金缕玉衣都是大逆不道的, 地方豪强违法自用玉衣也被视为僭越行为要受到严厉的惩处.汉 桓帝时,冀州官吏赵忠在埋葬其父时,私自使用仿造的玉衣,被 上级部门发现后,以僭越的罪名,将其父的墓掘开,陈尸于棺 外,赵忠一家也被监禁起来,可见当时玉衣的使用制度很森严 的.东汉帝陵尚未发掘,至今发现的十余套东汉时期的玉衣皆为 银缕,鎏金铜缕,墓主人享用银缕或鎏金铜缕是诸侯王和始封列 侯,享用铜缕的是诸侯王,列侯之配偶或嗣列侯.该墓出土的银 缕玉衣片,可证墓主人生前为诸侯王,死后着银缕玉衣下葬,与 《后汉书?礼仪志》所载玉衣制度相吻合. 山东临沂洪家店村西汉早期刘疵墓出土了一套金缕玉套, 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套只有脚套,手套和头罩而没有四肢 和上身的玉衣.头罩由面罩和帽两大部分组成,面部造型显示出 眼,鼻,嘴的形象,手套,脚套有左右之分,整个玉套用1140块 玉片组成.由于刘疵在史书中无记载,多数学者从同时出土的钱 币和其它器物研究中推断,墓主人刘疵是西汉早期的一位列侯, 由于当时玉衣丧葬的风俗刚刚兴起,这种仅有头部和手,足的 玉衣,有可能是从商周时期缀玉面罩和缀玉衣服向完整玉衣 过渡的一种初级形式. 目前,历史上最早的着金缕玉衣入葬的是西汉初年的楚王, 楚王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之弟,楚国的始封王.他的陵墓位于江 苏徐卅l的狮子山.楚王的玉衣用玉较为讲究,制作非常精美,为 汉代规格最高的金缕玉衣.楚夷王刘郢客墓,出土的玉衣片 多数呈委角凸字形,并伴有零星金缕.但由于此墓经多次盗 扰,玉衣已不能复原,具体形制不详. 完整的玉衣最早见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金缕玉 衣,此件玉衣长188厘米,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 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