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从人格特质论角度浅析中国隐士的人格
摘要:中国的隐士文化由来已久,小隐隐于山林溪野、大隐隐于繁华市井,但却从哲学、诗歌、绘画等多方面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古代隐士的人格特征用现代特质理论进行心理学解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隐士文化的成因以及隐士文化是如何影响中华文化的。
关键词:隐士人格特质
“隐士”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隐逸传序》:“坚迥隐逸之本。”但隐士的历史,却能追溯到中华文明伊始的五千年前黄帝时代。《庄子?逍遥游》记载尧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受,曰:“子治天下,天下即已治矣,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许由没有接受尧的建议,为了清除所听见的话对自己的影响,他到河边洗了耳朵。后来,舜接受了尧的禅让。可见,隐士的历史,和中国的文明史一样久远。《辞海》对“隐士”的解释是“隐居不仕的人”,就是隐居起来不当官。并举例《荀子?正论》“天下无隐士,无遗善。”隐士被称为“遗善”,也就是人君在挑选才士时所遗漏的贤达。
从“隐士”这一词构成上来看,“隐”是说不显露、隐逸不出,隐者也。而“士”则指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由此,隐士初步的人格特征,可以从定义上看出,他们大多是知识分子,却清高孤介、洁身自爱、知命达理、放弃跻身上流,隐逸于山水之间。而就是“入世”和“出世”的矛盾对立性,困扰了自先秦以来近三千年的士人,借用范仲淹的话是“进亦忧,退亦忧”。
特质理论主要从成就动机、社交、情绪、乐观与悲观等角度分析人格。本文也将从这几个角度对隐士人格做初步的分析。
1隐士与成就动机
默里认为,成就需要就是“完成艰巨任务,通过控制、掌握或组织,克服困难,取得更高成绩;扩展自我”的愿望。
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首先,避免大风险;其次,专注于可能带来个人成就的工作;第三,希望对结果负责的工作。
中国古代隐士,无论其归隐的原因是待机、避祸、还是弃官、自觉,大多数都仍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本是隐士的最主要标签,但“学而优则仕”仍是古代读书人的信条。隐士,便是在这样的矛盾与纠结中,做出人生选择。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的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隐士,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表达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似乎体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对成功“闻达”于世的“不求”。但考虑《出师表》是呈现给皇帝的文章,其内容不免自谦,并且结合其他书著对诸葛亮的描述,诸葛亮乃“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心怀报复,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外表超脱、内心激荡,似乎也可以从某个角度说明隐士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隐士数量多少和其所处时代的开明兴盛程度直接相关,凡是君明朝盛时代,隐士便较少,《新唐书?隐逸传》:“唐兴,贤人在位众多,其遁不出者,才班班可述,然皆下概者也。虽然,各保其素,非托默于语,足崖壑而志城阙也。”但同样是在唐代,李白也成了隐士。《旧唐书》:“(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但李白的这次隐逸,被多数史学家评价为“借隐逸沽名钓誉”从而跻身王侯将相,实现自身抱负。
2隐士与社交
社交焦虑是一种只与社会交往或参加社交活动有关的焦虑。主要特征有笨拙和慌张、羞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还往往给各种反馈加上消极色彩,他们总认为自己与别人的交往很糟糕,总是寻求别人拒绝自己的证据。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应当是中国著名的隐士之一,“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闲适生活,却并未使得陶渊明离开文人圈。《宋书?隐逸传》:“颜延之为刘柳的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而颜延之的《陶征士诔》曰:“自尔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阎邻舍。宵盘昼憩,非舟非驾。”可以看出陶渊明所在的“南山村”虽安静但并不寂寞,陶渊明经常同朋友聚会交流。
而从另一位伟大诗人韩愈的作品里,我们也可以看见隐士对隐居的态度以及同他人交往的心态。《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他羡慕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韩愈的这篇散文,苏东坡曾有一番极高的评述:“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而其中“愿之言曰”的部分,更是说出了隐士的各种心理。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先说“称大丈夫者”的各种特征,但后来笔锋一转,说出自己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下肢静脉曲张小讲课课件.ppt VIP
- 项目管理知识要点测试试卷及答案.doc VIP
- 云电子胶片及报告系统软件产品技术要求参考版.docx VIP
- 《FDA清洁验证指南》中英文对照.pdf VIP
- 大坝巡视检查记录(日).pdf VIP
- (高清版)DB51∕T 2825-2021 放心舒心消费服务规范 第1部分:家装行业.pdf VIP
- Unit 2 Home Sweet Home单元词汇及语法培优练习题-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df VIP
- 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管理浅谈ppt.docx VIP
-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探究.docx VIP
- 三级安全教育交底三级安全教育交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