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名师课件1新人教版.pptVIP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名师课件1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印度 现今印度 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 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前6世纪起半岛逐渐统一 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再次分裂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   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其中,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最著名。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了社会矛盾。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目的: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原 人 嘴 手 腿 脚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在古印度社会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嘴 手 腿 脚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3、古印度文明 (1)“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祭司贵族 国王、官吏、武士 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掌握神权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从事最低贱的职业 (2)佛教的产生和发展 ★背景: ★诞生时间及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创立佛教的目的: ★佛教的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政治目的:)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达到“极乐世界”。 获得解脱生、老、病、死等苦难的办法 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地点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3、创始人 4、释迦牟尼的意思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的故事 5、佛教的基本教义 6、佛教被弘扬的时间人物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 a、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针对社会矛盾激化)。 b、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针对百姓生活苦难) (1)兴建佛寺、佛塔; (2)整理和编纂佛教经典; (3)派僧侣到邻国传教 阿育王为何要大力弘扬佛教? 麻痹广大群众从事积极斗争,维护其统治。佛教成了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 ★佛教的兴盛和向外传播 思考:◆阿育王对佛教有哪些贡献? ◆统治阶级为什么要宣扬佛教呢? 苦谛:一切皆苦 集谛:苦必有因 灭谛:苦能灭寂 道谛:灭寂有道 佛教的四谛: 麻痹广大群众从事积极斗争,维护其统治。佛教成了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 莫高窟 云岗石窟 龙门石窟 仰光寺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日本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 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古印度释迦国的一位王子。青年时代的王子在皇宫里过着随心所欲的奢侈生活。但是,他也同时看到人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诸如生、老、病、死,贫富悬殊,争战掠杀,天灾人祸等等。他决心要找出一种方法,来解除人世间的一切苦恼。在他29岁那年,他的独生子刚出世不久,毅然抛妻离子,离开王城,舍弃贵族生活,出家修道,成为一个苦行者,企图寻求他的答案。后来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苦思冥想,大彻大悟,终于悟出了一整套道理,也就是成佛。 佛教的创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