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理学家故事来激励中学生科学探究学习.docx

用物理学家故事来激励中学生科学探究学习.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 用物理学家故事来激励中学生科学探究学习 摘要:广安代市中学针对本校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教学中疏于对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采取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形式编著了《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并在其日常教学中有效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这一事实的阐述,希望能给更多的人一些参考与借鉴,使更多的人受益。 关键词:物理学家;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 一、研究背景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要求“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可是,在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囿于课本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传承,疏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忽视了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有效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改变我校(广安代市中学)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囿于课本教学等问题,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常规课堂教学为契机,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引入探究性学习的观念、方法,在常规课程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建立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从2010年9月以来,我们开始了“用物理学家故事激励中学生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一)、概念的界定 1.物理学家故事: 物理学家故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图书查阅、网络媒体等获得的教材中涉及的“以探索物质的组成和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的生平简介和科学成就等。 2.科学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1、搜集编写《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校本教材 由老师指导学生收集初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科学家生平、科学发现的过程、主要科学成就。期间组织学生交流资料信息及收集资料的过程、方法,谈心得体会,然后再指导学生深化研究,继续完善了资料,进一步探索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途径与方法,并由学生撰写小论文交流。学生把搜集的资料和心得体会发给老师,由老师统一整理编辑成为校本教材《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 2.指导学生使用《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校本教材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献身精神,以及敢于批判质疑的求真务实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 例如:(1)讲万有引力时可以指导学生查看校本教材中关于牛顿发现引力定律的过程: 在17世纪后半叶意大利物理学家阿尔方斯·博雷利(Alphonse Borelli)、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Edmund Halley)和数学家克里斯托费·雷恩(Christopher Wren)及牛顿本人差不多是同时在从事引力理论的研究.1666年博雷利在察行星运动和木星的卫星运动时得出结论说:“毫无疑问,天体间必存在着一种使之相互接近的自然倾向力。而旋转运动在物体中又引起了一种使物体脱离旋转中心的倾向力。如果这两个倾向力,一个企图离开太阳,另一个则力图接近太阳,而它们又彼此相等,则该行星只能在离太阳一定距离的地方运动。假设在某一瞬时,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以及它的运动速度,是在离心力小于向太阳的倾向力时,则该行星便从大半径的圆转 到小半径的圆上,并开始接近太阳,直到两力彼此平衡的位置。” 1666年,胡克曾在皇家学会做了一个实验报告企图找出物体重力与物体距地球表面高度间的关系。胡克认为重力与磁力、电力相同,必随离地球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减少,后来,他又指出行星运动的轨道曲线必是某种恒力所引起的,行星对太阳的倾向力可从旋转中心具有某种吸引性质来解释。经过长期研究,胡克在1679年认为:“一切天体都具有倾向其中心的吸引力,它不仅吸引其本身各部分,并且还吸引其作用范围内的其他天体。”他还认为:“受到吸引力作用的物体越靠近吸引中心,其吸引力也越大。”1680年1月6日,胡克在给牛顿的一封信中写道:“假设吸引力是与两中心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实际上,自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 (Christian Huygens)1673年发表了离心定律后,胡克、哈雷和雷恩等人都于1679年推出了平方反比定律。他们指出:如果行星绕太阳运行于圆形轨道上,而其运转周期的平方与其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则可证明,作用于各行星的引力必与此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他们都未能证明,行星的椭圆轨道是平方反比定律的结果。 在开普勒:

文档评论(0)

bsy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