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_共振及派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7 分子间力 除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外,分子与分子之间,某些较大分子的基团之间,或小分子与大分子内的基团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力,总称分子间力。相对于化学键,分子间力是一类弱作用力。    化学键的键能数量级达102,甚至103kJ/mol,而分子间力的能量只达n~n·10kJ/mol的数量级,比化学键弱得多。相对于化学键,大多数分子间力又是短程作用力,只有当分子或基团(为简捷起见下面统称“分子”)距离很近时才显现出来。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类最常见的分子间力,分别介绍如下。 一、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普遍地存在于固、液、气态任何微粒之间。 微粒相离稍远,就可忽略; 范德华力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不受微粒之间的方向与个数的限制。 范德华力可分解为三种不同来源的作用力: 色散力 诱导力 取向力。 1.色散力   所有单一原子或多个原子键合而成的分子、离子或者分子中的基团(统称分子)。相对于电子,分子中原子的位置相对固定,而分子中的电子却围绕整个分子快速运动着。 于是,分子的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时时刻刻不重合,产生瞬时偶极。分子相互靠拢时,它们的瞬时偶极矩之间会产生电性引力,这就是色散力。色散力不仅是所有分子都有的最普遍存在的范德华力,而且经常是范德华力的主要构成。 色散力没有方向,分子的瞬时偶极矩的矢量方向时刻在变动之中,瞬时偶极矩的大小也始终在变动之中,然而,可以想见,分子越大、分子内电子越多,分子刚性越差,分子里的电子云越松散,越容易变形,色散力就越大。衡量分子变形性的物理量叫做极化率(符号a)。   分子极化率越大,变形性越大,色散力就越大。例如:HCl、HBr、HI的色散力依次增大,分别为16.83、21.94、25.87kJ/mol,而Ar、CO、H2O的色散力只有8.50、8.75、9.00kJ/mol。 2.取向力   取向力,又叫定向力,是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的固有偶极与固有偶极之间的静电引力。 取向力只有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才存在。分子偶极矩越大,取向力越大。如:HCl、HBr、HI的偶极矩依次减小,因而其取向力分别为3.31、0.69、0.025kJ/mol,依次减小。对大多数极性分子,取向力仅占其范德华力构成中的很小分额,只有少数强极性分子例外。? 取向力 3.诱导力   在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诱导下,临近它的分子会产生诱导偶极,分子间的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之间的电性引力称为诱导力。 诱导偶极矩的大小由—固有偶极的偶极矩(m)大小和分子变形性的大小决定。极化率越大,分子越容易变形,在同一固有偶极作用下产生的诱导偶极矩就越大。 如放射性稀有气体氡(致癌物)在20?C水中溶解度为230cm3/L。而氦在同样条件下的溶解度却只有8.61cm3/L。又如,水中溶解的氧气(20?C溶解30.8cm3/L)比氮气多得多,跟空气里氮氧比正相反,也可归结为O2的极化率比N2的大得多。   同理,极化率(a)相同的分子在偶极矩(m)较大的分子作用下产生的诱导力也较大。 色散力、取向力和诱导力 分子越大、分子内电子越多,分子刚性越差,分子里的电子云越松散,越容易变形,色散力就越大。 分子极化率越大,变形性越大,色散力就越大 判断下列各组分子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分子间作用力。 ①H2S气体分子 ②CH4分子 ③Ne与水 ④CH3Br体分子 ⑤NH3分子 ⑥Br2与CCl4 二、氢键   氢键是已经以共价键与其他原子键合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原子之间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是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常见分子间作用力。通常,发生氢键作用的氢原子两边的原子必须是强电负性原子。 (NH3, H2O, HF) has the highest boiling point 从图中可以看到氢键对HF、H2O及NH3的熔沸点的影响 1、氢键解释了水的特殊物理性质   水的物理性质十分特异。与同周期氢化物相比,冰的密度小、4?C时水的密度最大、水的熔沸点高、水的比热大、水的蒸气压小、……等等。 水的这些特异物理性质对于生命的存在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若水的熔沸点相当于后三个周期同族氢化物熔沸点变化趋势向前外推的估算值,地球温度下的水就不会呈液态,如今的地貌不可能呈现,生命体不会出现。如若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如若液态水从0?C升至4?C密度不增大,地球上的所有水体在冬天结冰时,所有水生生物都会冻死。 冰的晶体结构:(小球代表氢原子,大球代表氧原子,实线代表H—O键,虚线代表氢键)   O—H…O具有方向性。氢键有方向性的性质不同于范德华力,而与共价键相同。氢键有饱和性,每摩尔冰里只有2N0个氢键。 冰熔化为液态水,至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