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了解渲染〃 〃烘托〃的概念 渲染、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渲染,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 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 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在古典诗歌中z渲染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起一 种烘云托月的作用。
烘托与衬托容易混同。烘托与衬托相同之处是都着眼于〃托〃,即使某种 事物、某个形象、某种情感得到凸显。但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 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的事物(或形象、或情 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而烘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外在 的侧面描写来实现。即《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山之精神写不岀,以烟霞写之〃。
二、渲染与烘托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在古典诗歌中z渲染与烘托有分别单用的情况:
先说渲染。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Z鱼戏莲叶北。
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 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的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又如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家家雨〃 〃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了夜的深和夜的静。
再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诗用〃微雨〃 〃暮钟〃漠漠〃 〃冥冥〃 〃浦树含滋〃,极力渲染离 别时的伤感的气氛。
再说烘托。烘托在古诗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以物烘托人
如《诗经?秦风?兼葭》中首章的〃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兼葭凄 凄,白露未晞〃,末章的〃慕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 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 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又如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廩,北风吹雁雪纷纷〃,直 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 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 别恨的低沉气氛。
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未 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岀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 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2、以人烘托人 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 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 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 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 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 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
〃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 描写。
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 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 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一一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 而发。
3、以物烘托物
如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岀一幅极其完美的 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
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 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 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 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
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 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 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 〃鸟鸣〃,山林愈发 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 〃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 界。由此可见诗人匠心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里通过〃寂外有音的烘托艺 术手法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
实际上,在古诗中,渲染、烘托两种手法往往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特别 是在借景抒情类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选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 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陇头吟 翁绶
陇水潺灑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
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
残月岀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
横行①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②?
【注】①横行:趾高气扬,横行霸道。②未央:本为汉宫名,借指宫殿, 这里代指朝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陇水潺漂陇树黄〃,潺灑,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小题综合解析-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pdf VIP
- (2025)小学生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docx VIP
- 临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与抗糖脂抗体相关性研究进展 .pdf VIP
- 2025年钛铁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docx
- AB-罗克韦尔PowerFlex755变频器操作说明.pdf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含课件.pptx VIP
- 2025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小学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