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税负分析及税收政策取向研究
1.2 选题的依据及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研究背景:
我国近年来的税收收入连年攀升,从 1998 年突破 1000 亿元大关起,2007 年达到
49449.29 亿元。1994 年制定现行税制以来,税收表现出超常增长,税收收入增幅年均
19%以上,而同期 GDP 的增速为 8%~9%。从理论上讲,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制为主体的税制,流转税的税率主要采用比例税率,而这种税率可使税制呈现出一种累退性,这样,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幅度应低于 GDP 的增长幅度。因此,学界中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我国目前税负太重,为了避免产生紧缩效应和扩大国内需求,应该减税。对我国宏观税负与实际税负的对比分析:我国的大口径宏观税负逐年上升,已经超过发展中国家宏观税负 20% 左右的平均水平,据学者测算的 2002 年的大口径宏观税负达到
34.43%,这一水平比美国 30%左右的水平还要高,这样来看我国总体税收负担的确重,但是,中小口径宏观税负水平却偏低(维持在 15%以下)。由此可知,我国政府统一支配的财力-税收收入较少,而政府制度外的收入并不少。
1994 年的税制改革其广度、深度和难度前所未有,经过十年来的实践检验,这次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通过改革,使我国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制框架,加强了税收的聚财功能和宏观调控能力,保持了税收收入的连年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依法治税环境。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同任何事物发展一样,税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留有遗憾,比如地方税的改革还比较滞后,合理分权还不到位,企业之间的税负有的还不公平,税制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我国税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2 税负的理论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西方税收负担理论[1]
(1)供给学派的理论
供给学派的理论是在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为了解决经济增长缓慢、失业严重和通货膨胀的问题。主要依据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认为只有有效的供给才能产生稳定持久的收入,才能自动地创造需求。另外它认为边际税率越低,即期消费而没有用于投资或储蓄而放弃的未来收入价值越大,闲暇代价越大,劳动积极性越高,越利于刺激投资和劳动供给。而且高边际税率还会促使人们偷漏税,反而减少税收。著名的拉弗曲线(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商学研究生院
教授阿瑟·拉弗提出) 就说明了以上基本道理。“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增高而增高,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
2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税负分析及税收政策取向研究
会下降。因为决定税收的因素,不仅要看税率的高低,还要看课税的基础即经济主体收入的大小。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积极性,因为税率过高企业只有微利甚至无利,便会缩减生产,收入降低,税源萎缩,最终导致税收总额的减少。当
税收达到 100%时,就会造成无人愿意投资和工作,政府税收也将降为零。供给学派还认为短期内减税只会提高收入水平但不会提高价格水平,能基本实现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两大目标:长期来讲,如果税率能持久降低,收入也能持久增加。供应学派主张刺激经济,不以足够的财政收入为前提,认为经济发展以后税基扩大,财政收入有增加的可能,即减税后不减收。并且把减税作为首要的财政政策来实施,重点放在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主要是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用免、退税的方式,以适当保证国家收入,使用统一的公司所得税比例税率,不用累进税率,以保证生产供给能力的扩大。
(2)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最初研究表明,税收对总产出的乘数效应是负的。在此之后,在国外许多经济学家对税收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作了很多研究,得出了大同小异的结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所要实现的经济目标与供给学派一致,也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但是凯恩斯主义的减税政策是在经济危机,经济停滞和失业严重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为了解决经济衰退和充分就业的问题。其核心是依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流动性偏好规律三大理论基石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进而提出以减税刺激私人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扩大。政策主张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有足够的财政收入,用经济扩张时期的收入来抵补紧缩时期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以扩张性的财政支出政策为主,减税为辅。减税重点是降低个人所得税,包括降低平均税率,扩大免税、退税的项目。但是,降低平均税率和大量税收优惠的存在带来个人收入增加,产生收入效应的同时,也带来国家收入减少,国家财政赤字扩大,为解决财政赤字必须增发货币从而诱发通货膨胀的现象,这己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所证明,是任何一国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
(3)其他相关理论
20 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