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血压性脑出血诊疗指南
【 病史采集 】
1. 有高血压病史,中老年人多见,多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时突然起病。
2. 常以突然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与脑梗塞相似,重者全脑症状显著,其轻重取决于出血的原发部位、出血速度、出血量、血肿的扩延方向及波及范围,以及脑水肿、脑缺血等继发性病理改变的情况。
【体格检查】
1. 一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HBsAg、血脂、血糖、钾、钠、氯离子、BUN、CO2CP、血液流变学、心电图等。
2. 神经系统检查
(1) 全脑症状
1) 大多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少数清醒,重则昏迷。
2) 生命体征:早期血压多有显著升高,轻症脉搏、呼吸无明显改变。重症呼吸深缓,呈鼾声呼吸。病情恶化时呈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中枢性高热。
3) 可有去大脑强直发作。
4) 瞳孔改变:形状不规则,双侧缩小,双侧大小不等或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提示脑干受损或脑疝形成。
5) 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和视网膜出血,偶有视乳头水肿。
6) 脑—?内脏综合征:如上消化道出血、心律不齐、肺水肿等。
7)脑膜刺激征阳性。
(2) 局灶症状
1) 基底节区(内囊)出血:最多见,分外侧型、内侧型和混合型。三偏症状明显,早期常有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大脑半球病变可有失语。重症者多属内侧型和混合型,起病急、昏迷深、频繁呕吐或有脑疝形成。
2) 脑叶出血:意识障碍较轻,可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或有抽搐发作,局灶症状因受损脑叶不同而异。
3) 桥脑出血:重型者昏迷深、瞳孔缩小、高热、呈去脑强直或四肢瘫;轻型者有出血侧面神经、外展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头和双眼转向瘫痪侧。
4) 小脑出血:多表现为突然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重症大量出血者很快昏迷或因枕大孔疝死亡。
5) 脑室出血:深昏迷、瞳孔缩小、中枢性高热和去大脑强直。
【 辅助检查 】
1. 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增高,多呈血性。如有CT检查,可不作腰穿,以免引起病情加重,甚至诱发脑疝形成。
2. CT检查:可见脑实质内出现高密度影,确定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扩展方向。
3. 脑血管造影:显示占位病变征象。有助于鉴别其它脑血管病所致的脑出血。
【 诊 断 】
1.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作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
2. 对出血部位、出血速度、出血量、出血扩展方向、血肿波及范围以及脑水肿、脑缺血等继发性病理改变作出诊断或估计。
3. 与其它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相鉴别:如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病、脑动脉炎、口服抗凝剂等所引起的脑出血。
【 治疗原则 】
急性期主要是防止进一步出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维持生命机能和防治并发症。
1. 手术的选择:
(1) 出血部位:浅部出血要优先考虑手术,如皮层下、壳核及小脑出血。出血位于内囊深处、丘脑、脑干者,不宜手术。
(2) 出血量:通常大脑半球出血量大于30ml,小脑出血大于10ml 即可据病情考虑手术。
(3) 病情演变:出血后病情进展迅猛,短时内即陷入深昏迷、瞳孔散大、血压、呼吸、脉搏不规则者,多不考虑手术。
(4) 意识障碍:神志清醒多不需手术;发病后意识障碍轻微,其后缓慢加深,以及来院时意识中度障碍者,应积极进行手术。
(5) 其它因素:年龄不应作为考虑手术的因素,发病后血压过高≥26.6/16kPa (200/120mmHg)、眼底出血,病前有心、肺、肝、肾等严重疾患者,多不适于手术。
2. 手术时机的选择:
对适合手术的病人,可选择早期(出血后1~3天)或超早期(出血后7小时内)手术,及早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避免进一步的继发性损害。对于血肿发展缓慢,病情稳定者,可择期手术。
3. 手术方法:
包括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吸除血肿。前者多用于出血部位不深,出血量大,中线移位严重,术前病情较重,并已有脑疝形成,但时间较短的病人;小脑出血也多主张采用此法。后者可适用于各部位出血,特别是深部出血,如丘脑出血、脑实质出血伴脑室出血。
4. 术后处理:
除常规重症术后处理外,重点治疗应放在:
(1) 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血压过高引起再出血,或血压过低导致脑供血不足。
(2) 控制颅内压增高,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tx
- 医养中心营销策划方案.pdf VIP
- 2025年医疗服务行业人力资源报告: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 电气设备-独家解析-特斯拉4680电池结构与工艺设计-杭州车知知.docx
- 民族团结进步.pptx VIP
- 【OBE课程改革】《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pdf VIP
- 武汉地区区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成井方法、基坑工程连通性抽水试验、降水水位计算与预测、回灌试验技术要求.pdf VIP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docx VIP
- 【完整版】视频会议系统_本科毕业论文设计.docx VIP
- 国新基金组织架构.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