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母材填充金属和焊接方法的补充规定
B.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本标准范围以外的母材、填充金属和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评定要求。
本附录适用于按本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
B.2 母材
B.2.1 表1以外的母材
B.2.1.1 公称成分在表1所列母材范围内时应满足以下规定。
B.2.1.1.1 符合承压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且已列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金属材料,以及相应承压设备标准允许使用的境外材料,当“母材归类报告”表明,承制单位已掌握该金属材料的特性(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并确认与表1内某金属材料相当,则可在本单位的焊接工艺评定文件中将该材料归入某材料所在类别、组别内。
B.2.1.1.2 除B.2.1.1.1所列情况外,应按每个金属材料代号(依照标准规定命名)分别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B.2.1.2 公称成分不在表1所列母材范围内时,承制单位应制订供本单位使用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技术要求不低于本标准,其母材按“母材归类报告”要求分类分组。
B.2.2 “母材归类报告”的基本内容:
a) 母材相应的标准或技术条件;
b) 母材的冶炼方法、热处理状态、制品形态、技术要求及产品合格证明书;
c) 母材的焊接性能:
1) 焊接性能分析;
2) 焊接性能:工艺焊接性能,使用焊接性能。
d) 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
e) 母材的使用业绩及其来源;
f) 各项结论、数据及来源;
g) 母材归类、归组陈述;
h) 结论:该母材归入类别、组别,及其母材规定的抗拉强度最低值。
B.2.3 “母材归类报告”应存档备查。
B.3 填充金属
B.3.1 表2至表5以外的填充金属
B.3.1.1 表2至表5中有相应类别,但不是所列标准中的填充金属。
B.3.1.1.1 当“填充金属归类报告”表明,承制单位已掌握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则可以在本单位的焊接工艺评定文件中,对其按表2至表5内的分类依据进行分类。
B.3.1.1.2 除B.3.1.1.1所述情况外的填充金属,应按各焊接材料制造厂的牌号、分别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B.3.1.2 表2至表5中尚未列出类别的填充金属,承制单位应制订供本单位使用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技术要求不低于本标准,其填充材料按“填充金属归类报告”的要求分类。
B.3.2 “填充金属归类报告”的基本内容:
a) 填充材料相应的标准或技术条件;
b) 填充材料原始条件:
1) 制造厂的牌号,型号或代号;
2) 焊条药皮类别,电流类别及极性,焊接位置,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力学性能;
3) 焊剂类别、类型,焊丝及焊带牌号、化学成分和熔敷金属力学性能;
4) 气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用焊丝及填充丝的化学成分,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5) 产品合格证明书。
c) 填充材料的工艺性能;
d) 填充材料的焊接性能:
1) 焊接性能分析;
2) 焊接性能:工艺焊接性能,使用焊接性能。
e) 填充材料的使用业绩及其来源;
f) 各项结论、数据及来源;
g) 填充金属归类陈述;
h) 结论:该填充金属归入类别。
B.3.3 “填充金属归类报告”应存档备查。
B.4 焊接方法
承压设备采用本标准范围以外的焊接方法时,应由承制单位遵照本标准相应规定,并参照近期国际工业先进国家同类标准,编制供本单位使用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