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色生物储粮防护剂多杀菌素的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立项的背景与意义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全国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粮食安全历来受到我国党和政府 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 减少,人口不断增加,而粮食单产增幅有限,粮食总产难有大的突 破,粮食产后减损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粮食储藏 安全是粮食产后减损的关键节点之一。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不可避免 的受到有害生物特别是储粮害虫的侵染,而导致品质下降,数量减 少。据统计全球储粮因害虫造成的损失约为4%,发展中国家高达8- 10%0在我国每年因虫害造成的储粮损失超过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 失超过200亿元。
我国目前对储粮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化学防治具
有高效、经济、使用方便等优点,在我国使用十分广泛。特别是熏 蒸剂磷化氢作为我国科学保粮的当家药剂,自上世纪60年代引进我 国以来,被持续反复使用达50年之久。随着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3
R问题(害虫抗性、有害生物再猖獗和农药残留)日益严重,上世纪 90年代的新研究成果还表明,我国储粮害虫防治的王牌药剂磷化氢 可导致人体细胞染色体畸变(Garry等1990)和致癌(Alavanja等1990), 化学防治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质疑。随着1962年Carson的《寂静的 春天》一书出版,人类对使用化学农药开始全面反思,特别是近年 来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减少和停用 化学农药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的害虫防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重视。
目前,世界上研究得比较多,基本技术比较成熟的绿色储粮害 虫防治技术主要有低温储藏、气调储藏和生物技术等。低温储藏既 能防治储粮害虫,又能延缓粮食陈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技术,但 其能耗高,运行成本高,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产业政 策,难以在我国推广应用。气调储藏也因运行成本高、对仓房密闭 性要求高,不适合我国当前仓储的实际情况,难以广泛应用。生物 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生物技术也被认为是人类解决害虫 防治问题的最后手段。
多杀菌素(spin。sad)是一种具有触杀及摄食毒性的新型微生 物源杀虫剂,具有对害虫广谱高效、对人、非靶标动物和环境极为 安全、可生物降解的优异特点,并因此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 挑战奖”。多杀菌素首先于1997年在美国被批准登记,商品名为T racer,用在棉花上。2005年,多杀菌素已经被批准用于7 3个国家 的250多种作物上。由于多杀菌素能有效防治多种储粮害虫、用药 量极少、有效期长、安全高效、低残留,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 景的“绿色”储粮防护剂。在国内,目前对多杀菌素的研究开发还 只停留在实验室小试阶段。因此,我国应加快多杀菌素生产技术的 开发研究步伐,并结合我国粮食仓储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实仓应 用技术的开发,从而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延缓储粮害虫抗药性 的发生和发展,最终促进我国绿色储粮技术的发展。
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多杀菌素作为一种生物杀虫剂,兼具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
合成农药的速效性特点,目前有73个国家已注册在250多种的作物上 应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杀菌素的作用机理。美国科学家KirstHA Salgado VL.
等研究表明它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导致非功能 性的肌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这种作用结果和烟碱型乙 酰胆碱受体被激活的结果是相一致的,显而易见这一作用机制在已 知的害虫防治产品中是新颖和独特的。多杀菌素同时也作用于Y-氨 基丁酸受体,有可能这进一步促成了其杀虫活性的提高,如此的作 用模式可谓独一无二。
二是多杀菌素的杀虫谱和毒性。多杀菌素属广谱杀虫剂,试验 证明多杀菌素能有效地控制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多杀菌 素对鳞翅目幼虫的活性大大地大于各种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与拟除虫菊酯相当。多杀菌素具有高杀虫活性的同时,对捕食性昆 虫还表现出较低毒性,对鳞翅目昆虫而言,多杀菌素是已发现的杀虫 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多杀菌素属低毒杀虫剂。它对哺乳 动物和鸟类相对低毒。对哺乳动物的慢性毒理试验表明多杀菌素无 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或神经毒性。
28°C4cm28°C三是多杀菌素产生菌株的选育。提高多杀菌素产量 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诱变育种改变菌种的遗传背景,获得 高产菌种。目前国内学者在刺糖多抱菌菌种选育中常用的常规诱变 方法主要有:紫外(UV)诱变,UV和氯化锂(LiCl)复合诱变,硫 酸二乙酯(DES)诱变,亚硝基月瓜(NTG)诱变,DES和LiCl复合诱 变,C。诱变等。另一方面给菌种一个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使其产 生高效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