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蛔虫病的诊断依据证侯分类疗效评定
蛔虫病是由于蛔虫寄生于肠道,以阵发脐腹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病。
30.1诊断依据
30.1.1阵发性脐周腹痛,常骤然发作,痛无定处,可自行缓解。
30.1.2可有发热咳嗽或哮喘,痰中带血,皮肤出现风疹块团,寐中磨牙,流涎,鼻痒。病久面黄肌瘦,神情烦躁,呕出蛔虫或排出蛔虫。
30. 1.3巩膜可见蓝斑,面部出现白色虫斑,唇内侧有白色粟粒状小点,指甲花斑。腹部可触及条索状蛔虫团,时聚时散。
30.1.4有饮食不洁及吐蛔、排蛔史。
30.1.5大便镜检可见蛔虫卵,嗜酸性细胞可增高。
30.1.6可出现蛔厥(胆道蛔虫)、肠结(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
30.2证候分类
30. 2.1虫积肠道:脐周腹痛,时作时止。嘈杂易饥,甚则吐虫、排虫,寐中磨牙,流涎,鼻痒。苔薄黄或白,脉沉弦。
30.2.2脾胃虚弱:虫病已久,面黄肌瘦。巩膜、面颊、指甲虫斑累累,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30.3疗效评定
30.3.1治愈:症状消失,镜检虫卵多次阴性,血常规检查正常。
30.3.2好转:症状有改善,镜检虫卵未转阴。
30.3.3未愈:症状无变化,镜检虫卵阳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