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0002).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菌性皮肤病;概述 分类和命名 真菌的实验室检查 疾病介绍; 真菌性皮肤病概述;;根据菌落形态的不同分类: 酵母菌(yeast):菌落呈乳酪样,由孢子和芽生孢子组成。 霉菌(mould):菌落呈毛样,由菌丝组成,故又称为 丝状真菌,有的致病真菌在自然界或 25℃培养时呈菌丝形态,而在组织中 或在37℃培养时则呈酵母形态,称为 双相真菌。 根据真菌入侵组织深浅不同,临床上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大类。;感染人类的真菌主要来自外界环境,感染途径可通过接触、吸入或食入而致病。少数真菌可直接致病,而多数真菌则在一定条件下致病,称为条件致病菌。 ;浅部真菌病: (superficial mycosis):由浅部真菌(皮肤癣菌)引起的疾病称为浅部真菌病(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简称癣(tinea) 。皮肤癣菌主要包括: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 共同特点:是亲角蛋白,可侵犯人或动物的皮肤角质层、毛发、甲板,引起浅部真菌病,偶尔可引起皮下组织感染。常见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等为按人体各个部位命名的,也有少数是按菌种命名,花斑癣、叠瓦癣。 ;深部真菌病(deep mycosis):不但侵犯皮肤、皮下组织、粘膜,而且可以侵犯多组织和器官肌肉、骨骼和内脏。一般按致病菌名称命名,多为条件致病菌。;三、从来源上又分为两类 内源性:致病菌寄生于人体内,一定条件 下发病,常见如念珠菌病。 外源性:致病菌由外界入侵而致病,常见如孢子丝菌病。;一、真菌直接镜检法:所谓真菌直接镜检法即从人体(或动物)直接采集标本制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涂片内找到菌丝或孢子即为阳性,示有真菌存在,可初步判定为真菌感染。直接镜检阴性时也不完全排除真菌感染的存在。 1、标本采集 癣病取损害边缘活动区鳞屑,水疱可取疱壁,足癣以第4、5趾间阳性率高。 头癣取病发。 甲癣取甲下碎屑。 皮肤溃疡取边缘的脓液和组织。 内脏真菌病取痰、尿、粪、血等。;2、方法:常用KOH检查法,简单、快速。 1)制片:将标本放于载玻片上,加一滴10%-20%KOH溶液,盖上??玻片,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轻压盖玻片,用滤纸吸取周围溢液。 注意:加热以不沸为度,标本不可放置过久,以免KOH结晶影响看片效果。 优点:配制方便,角质溶解较好。 缺点:KOH浓度高,有腐蚀性,涂片易干,易形成KOH结晶,影响观察,不能长期保存。 有时为了教学和科研需要保存涂片时,常在盖玻片周围用50%甘油水溶液、凡士林、指甲油等封片。;2)镜检:在低倍镜下,暗视野检查菌丝和孢子,然后高倍镜下证实。 菌丝:粗细一致,边缘整齐,可见胞浆内构造,有分隔,胞浆均匀,胞浆内可看到大小不一的颗粒,给人以实体感,其立体感强,且有明显的绿色折光。 孢子:圆形、椭圆形,大小一致,边缘整齐,可见胞浆内构造,实体感、立体感强,且有明显的绿色荧光。 3)意义:查到菌丝或孢子可确定为真菌病,一次阴性也不能排除。;二、真菌培养:培养的目的在于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致病真菌,获得纯培养,鉴定菌种,因此,培养更有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对临床选择抗真菌药物治疗疾病有指导意义。 三、病理检查:一般而言,浅部真菌病通常不作活体组织检查,除因教学和科研需要,而对深部真菌病的诊断非常有意义。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经特殊染色(过碘酸锡夫氏染色即PAS或六胺银染色)可发现组织中的真菌及其所致的病理改变。;头癣(Tinea capitis) 体癣和股癣(Tinea corporis and cruris) 手癣和足癣(Tinea manus and pedis)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 花斑癣(Tinea vericolor) 念珠菌病(Candidiasis)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 Tinea capitis;头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皮、头发、毛囊感染,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三种。 (一)致病菌 黄癣:许兰毛癣菌(Trichophyton schoenleini) 白癣: 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 gypseum) 、铁锈色小孢子菌(Microsporum ferrugineum);;1、黄癣(Tinea favosa):主要发生于儿童,成人和青少年也可发生。是皮肤癣菌毛发感染最严重形式。 部位:头。 皮疹: 典型为黄癣痂(scutula),中心微凹而呈碟状,边缘翘起,中心有一根或数根头发穿出,硫磺色。 病发干燥无光,但不一定折断,参差不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