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乳糜定性检查苏丹III染色法作业指导书.doc

尿乳糜定性检查苏丹III染色法作业指导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尿乳糜定性检查苏丹III染色法作业指导书 实验原理 脂肪尿是指混有脂肪的尿液。而乳糜尿是指乳糜微粒与蛋白质混合,致使呈乳化状态的浑浊的尿液。脂肪可溶解于乙醚中,而脂肪小滴可通过染色识别。 2. 标本采集:留取新鲜中段尿,盛尿液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 3. 标本储存:立即送检。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污染,久置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乙醚(AR); 6.2 苏丹Ⅲ醋酸乙醇染色液:5%乙醇10ml,冰醋酸90ml,苏丹Ⅲ粉末一药匙,先将乙醇与冰醋酸混合,再倾入苏丹Ⅲ粉末,使之充分溶解; 6.3 猩红染色液:先配70%乙醇和丙酮1:1溶液,后将猩红加入至饱和为止。 7. 操作步骤 7.1 取尿5-10ml,加乙醚2-3ml,混合振摇后,使脂肪溶于乙醚。静置数分钟后,2000r/min离心5min.。 7.2 吸取乙醚与尿液的界面层涂片,加苏丹Ⅲ醋酸乙醇染色液或猩红染色色1滴。 7.3 镜检观察是否有红色脂肪小滴。 结果判断与分析 8.1 浑浊尿液因加乙醚而澄清,则为脂肪或乳糜尿。 8.2 镜检下可见红色脂肪滴。 9. 质量控制:进行室内工作人员比对分析,要求差异在10%以内。 临床意义: 10.1 正常人为阴性。 10.2 经肠道吸收的脂肪皂化后成乳糜液,由于种种原因致淋巴引流不畅而未能进入血循环,以至逆流致泌尿系统淋巴管中时,可致淋巴管内压升高、曲张破裂、乳糜液流入尿中,使尿流呈不同程度的乳白色,严重者似乳液称乳糜尿。如在乳糜尿中混有血液时称为血性乳糜尿。尿中乳糜的程度与病人摄入脂肪量、淋巴管破裂程度及运动强度因素有关。乳糜烂尿中主要含卵磷脂、胆固醇、脂酸盐及少量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等。如合并泌尿道感染,则可出现乳糜脓尿。 10.3 淋巴管阻塞,常见于丝虫病,丝虫在淋巴系统中引起炎症反复发作,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使腹部淋巴管或胸导管广泛阻塞,由于肾的淋巴最脆弱,故易于肾盂及输尿管处破裂,出现乳糜尿,如为丝虫症引起的,可在尿沉渣中于显微镜下见到微丝蚴。 10.4 先天淋巴畸形/腹骨结核/肿瘤压迫等也可以出现乳糜尿。胸腹创伤/手术伤及腹腔淋巴管或胸导管损伤也可出现乳糜尿,但少见。过度疲劳/妊娠及分娩后/糖尿病脂血症、肾盂肾炎、包虫病、疟疾等也偶见乳糜尿。 11. 方法学评价:乳糜,是脂肪微粒组成,呈白色外观,于尿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后,与原尿液相比,如乳浊程度明显减轻则可确诊,因所含脂肪性成分为乙醚所溶解。乳糜尿与脓尿或严重的结晶尿的鉴别要点为后二者离心沉淀后上清液呈澄清状而沉渣显微镜检查可见多数白细胞或无定形磷酸盐结晶(加热、加酸后溶解),而乳糜尿于离心沉淀后外观不变。 12. 操作注意事项: 12.1 尿液中少量饱和氢氧化钠,,再加乙醚,有助与澄清。 12.2 将分离的乙醚层隔水蒸干,若留有油状沉淀,也可加苏丹Ⅲ,镜检证实有无脂肪小滴。 13.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127页。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玻片法) 1. 实验原理 先用肉眼观察前列腺液的液体性状,再用湿片镜检观察并记录镜下所见,最后革兰氏染色后检查细菌。 2. 标本采集 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无须特殊准备 2.2 标本种类:前列腺液 2.3 标本要求:不应夹杂过多的尿液与精液 3. 标本储存:一般要求立即送检,不宜久置。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久置干结标本。 6. 操作步骤 7.1 肉眼观察液体颜色、是否混有血液、粘稠度(有无脓块)。 7.2 湿片镜检,高倍镜下观察白细胞、红细胞、卵磷脂小体,其次为上皮细胞、精子淀粉样体等。 7.3 革兰氏染色后检查细菌。 8. 结果判断与分析 8.1 卵磷脂小体:报告在高倍视野中分布数量。 8.2 白细胞、红细胞:每高倍视野所见的最低至最高值:红细胞0-3/HP;白细胞0-5/HP 8.3 如找到精子、上皮细胞应报告。 9. 临床意义 9.1前列腺炎时,白细胞增多,可找到细菌,卵磷脂小体常减少。 9.2 前列腺癌时,可有血性液体,镜检见多量红细胞、可见癌细胞。 10. 操作性能:快速简便 11. 方法局限性:易受人为主观经验不足影响结果判断。 12.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1997,151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