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 第03讲 十月革命与斯大林模式教学课件.pptx

世界现代史 第03讲 十月革命与斯大林模式教学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和发展;一、历史上俄国的社会矛盾与革命传统 ;沙皇制;沙皇制残酷统治农奴阶层,这种形势曾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动荡之源: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发生普加乔夫和拉辛等大规模农奴起义;农奴制改革;村社;农民自愿地结合在村社中,有力地避免了贫富分化和残酷压榨,因而十九世纪后三、四十年,俄国农村反而平静了,不再大规模动荡; 但是农村中仍旧蕴藏着极大地不满情绪,一是因为以前在农奴庄园的权利丧失了;第二就是农民与地主阶级矛盾尖锐,两个阶层互不往来,语言、服装、肤色、性情都有显著差别,互不往来(没有社会流动性)。 ; 2、革命知识分子阶层 ;俄罗斯历史的独特“二元”特性这影响了历史上的的思潮和政治派别: 第一,西方派: 基本立场是西方文明优于俄罗斯文明,学习西方精神价值和发展道路; “十二月党人”(1825年)主张暴力推翻沙皇,学习西方制度;后随着俄罗斯越来越资本主义化,这股政治力量转为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民主党(1905年建立),主张议会斗争、君主立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第二,斯拉夫派: 主要代表是大贵族和沙皇本身; 强调俄罗斯文明独特的价值,寻求自主、不追随西方的的发展道路。 集体和社会高于个人(重视村社);东西方二元对立,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最后东方终会获胜,俄罗斯起主导作用;泛斯拉夫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沙皇崇拜。 普希金: “斯拉夫人的河流 都应汇入俄国的大海。” ;第三,民粹派(和民意党):革命知识分子 民粹主义者主要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民粹主义运动是俄国革命知识分子群体和马克思主义的母胎。民粹主义者(以及以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通常家境良好,文化水平高,喜好争辩,最早接触西方,能看到俄国不足;由于言路不开,沙皇疏远知识分子和残酷的专制制度,没机会表达,只能诉诸暴力推翻沙皇统治。 主张精英引导大众革命,因而称民粹主义者(populism);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俄国,认为俄国最后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但可以绕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寄希望于村社,认为农村村社代表了俄罗斯和人类的最高精神价值——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粹主义者应领导农民,直接实现(村社)社会主义。;不像西方派那样机械地比较俄国与西方文化的优劣,也不像斯拉夫派把所有俄罗斯的都视作瑰宝,民粹派以超越东西方的眼光,在俄罗斯内部寻求既可以克服资本主义单子化弊病、又能够振兴民族的社会主义——村社的集体主义; 去农村搞暴动,失败;之后转向恐怖主义暗杀等活动,亚历山大二世、斯托雷平、列宁均是被民粹主义者暗杀的; 民粹主义者在在1901年成立了社会革命党(之前称民意党)。 ;第四,马克思主义者:革命知识分子 脱胎于民粹主义者,《共产党宣言》就是民粹党人翻译成俄语的,俄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始人普列汉诺夫就是民粹党人;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与民粹主义者很多理论很像,都主张社会主义,都主张暴力革命; 但是,最大的区别就是依靠什么力量进入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依靠工人阶级,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达到社会主义阶段VS而民粹主义者主张依靠农民(阶级),从村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绕过资本主义阶段。;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杰出革命领袖是列宁,革命知识分子的集大成者,和众多革命知识分子一样,列宁是出身于上层的知识分子家庭,喜欢理论和辩论,并且有暴力推翻政府的倾向; 17岁的时候由于哥哥(民粹主义者)刺杀沙皇被处死,列宁受牵连,使得列宁成为了职业革命家之外别无选择。他被流亡到西伯利亚,之后流亡到西欧。 ;马克思主义者在1898年成立社会民主党,1903年在西欧展开政策大辩论。会上社会民主党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向欧洲马克思主义者那样的工联主义(unionism),即和资本家谈判、议会选举斗争,被称为“少数派”——孟什维克; 另一派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即“多数派”),坚决主张不妥协,暴力推翻沙皇,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原教旨主义者”,最激进派); 还有一点最大不同,是党的组织结构方面的,孟什维克主张松散联合体,布尔什维克则主张建成一个高度集权精英主义政党,形成革命的战斗堡垒。强调民主集中制度和组织纪律,党员服从上级和组织、不争论。列宁认为必须要由精英引导工人阶级形成阶级觉悟。 这便是“列宁主义的政党”。;总之,俄国革命知识分子群体,是理解十月革命一个最重要的历史现象。 在俄国:存在一个处心积虑推翻沙皇、有着暴力目标、有过刺杀高官和群众运动经验的革命知识分子阶层(核心战斗集体)VS没有任何实践机会参与政治、讨论、选举、表达的大众阶层(工人和农民)。这是列宁主义革命产生的最重要历史环境。 两者结合产生了世界历史上两次最大规模的革命——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 ;二、1905年革命与斯托雷平改革 ;1、日俄战争失败、“流血星期日”;2、1905年革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